画即诗,诗即画——赏小兰短诗《画》
(2025-07-03 14:41:43)
标签:
人文/历史艺术赏析 |
分类: 诗评 |
画即诗,诗即画
映入眼帘的小诗《画》,最初的感觉不仅是冲击视觉的画,更是一幅幅蒙太奇的动态影像。从近景、中景直到远景,动感十足、穿越时空。这些场景人人心中有,却个个笔下无。小时候在地上涂鸦,画树既简单又生动,但很快就消失了,而树的形象却印在了脑子里。后来在纸上画树,画一棵果实满满的树、坚守大地的树,再后来“树”俨然成了宣示爱情的形象。
对于爱情,自古有很多传说,都赋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想象,也激发了无数诗人骚客的灵感,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灿如星辰,不胜枚举。小兰用富有个性的笔触,给读者展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此刻,我想起了大文豪苏东坡鉴赏王维诗的感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次借用,正好精辟地概括了我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感受。
小诗开篇就道出了诗人乃至读者的祈愿:“本想画一棵坚守的树”,一个“本”字,说出了人人对爱情都怀有的期盼及“白头到老”的初心。联想起舒婷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不仅爱伟岸的身躯,更爱足下坚守的土地。还有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为了爱,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小兰却是神来之笔:“落笔,一只鸟冲破纸的防线”,这只鸟就是传说中的“青鸟”在传情。三位女诗人,笔法不同,风格迥异,各领风骚。而小兰的诗更简洁、更深刻。
爱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撩人魂魄,任何防线都无济于事,比如“暴风骤雨”拦截不住。爱又发展得如此迅猛,转眼“影已远于天空之外”。爱不仅有甜蜜,也有苦涩。诗人深知爱的酸甜苦辣滋味。此刻,小兰为何想着在画上补画一张弓?“将自己化作一支能射穿时光的箭”,或许射穿的不是时光,而是爱的焦虑!如果任凭爱火愈烧愈旺,终将化为灰烬。爱是感性的,却需要理性指引。小兰笔锋一转:“但,始终没有勇气画一名杀手/一旦开弓/所伤——皆为己心”,现实中的爱情,因为客观或主观的不理智造成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欣赏小兰的诗,不仅仅是艺术技巧,还有诗人的创作观念以及审美趣味。叙事抒情不止于技、止于艺,也不止于格和法,而是进乎于“道”,是诗歌美之大道。回溯诗歌源头《诗经》,是抒情与叙事传统由萌芽到形成的时期,中国诗歌便形成了抒叙两大传统,所谓的“饥者歌其食物,劳者歌其事”。小兰不愧是擅长叙事抒情的诗人。
最后引用罗素的话,寄语爱情中的红男绿女:幸福的生活是一种由爱鼓舞,由知识指导的生活。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