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眼中的母亲

标签:
全家人事情衣服我的母亲家务 |
分类: 所喜所忧 |
刘桂明导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女人节,为此,胞妹写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女儿写母亲,女人说女人,也是一种节日的庆贺吧。
作为男人,在祝福自己的母亲与姐妹及妻子节日快乐的同时,当然也要祝天下所有同为女人的母亲幸福平安,祝天下所有女同胞快乐健康。
千古洲村里的资深“五朵金花”,她们的年龄加起来将近400岁,最中间的就是我的母亲大人。
我的母亲
刘 飒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也不认识一个字,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认、不能写。但是,她却常常以“老一辈人说得好”这样的语言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哲理。所以,我常常自豪地告诉朋友:“我母亲是一个文盲,但她却是一个文化大师!”母亲虽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处事通情达理,是我们刘家的核心。
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在旧社会曾经被送给人家当过童养媳,要不是新社会来临,她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方向了。1954年,19岁的她嫁给了本份憨厚的父亲,成了新社会、新时代的妻子。后来,她又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两个孩子却先后夭折了。直至第三个孩子出生也就是我的大哥出生,她才开始真正成为母亲。然后,有了我二哥、姐姐、三哥、最后再添上我,我是再添上的一个,所以老妈给我取的名字就叫添芳。由于村里的女孩名字后面都有一个“芳”字,所以我也就理所当然后面也有一个芳字。据母亲说,我家的五个兄妹,除了二哥的名字是我的大伯取的,其他孩子的名字都是我的母亲自己取的。其实我们兄妹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我的名字也有一个故事,我在国家计划生育之前出生的,所以就生下来了。那个年代如果不是村里离县城太远,我估计我也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估计就被计划掉了,所以小时候我一直都认为,我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过我还是非常非常感恩我的母亲,给我生命(年轻的时候不事,懂事的时候不年轻)。
说起母亲,我常常想起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时候往往说自己不爱吃的母亲,其实是要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可能这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天性。想起全家每天总是她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的母亲,想起我的哥哥每个学期开学前四处借钱的母亲,想起儿女即将远离家乡时偷偷落泪的母亲,想起孩子犯错时不是一味打骂而是语重心长的教导孩子的母亲。
母亲的日常生活却非常节俭,从不奢侈。在日常生活中,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节俭,不要浪费。小的时候,家里剩的饭菜快要变味了,母亲坚持不让我们倒,自己把剩了几天的饭菜全吃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靠母亲操持。在那个年代,母亲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儿女们吃饱穿暖,母亲经常有一句话,不管孩子衣服有多旧,也要洗干净而且还要非常整洁。母亲自己忙里忙外,也要让儿女们上学读书,不仅如此,母亲还告诉我们说,人活着就要争个口气。别人说你不行,你就一定行,其实母亲就是告诉我们要自己建立信念,首先要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呀?人助才能天助。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哥哥姐姐包括我全部都成了家,有了孩子。而今,尽管母亲已将近八十高龄老人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着这个孩子,又帮着那个孩子操持家务,接送孩子,都由她自己做,坚持自己上街买自己的衣服。她喜欢自己挑选自己的用的东西。她是为了让我们兄弟姐妹能够全身心的做好工作,母亲经常念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事情。她能帮谁就尽量去帮助谁家。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永远也感激不尽的。
母亲是一位普通母亲,她把青春和幸福都献给了自己的儿女,我们要让母亲安度晚年,安康快乐,虽然母亲现在还不需要我们做太多的事情,但起码我们应常回家看看。其实常跟她聊聊家常,聊聊以前的事,她还是很高兴,很开心的。虽然大家都成家了。虽然我还没立业,可是母亲又是操心这个,又操心哪个,反正她就一直为了这个家时刻都是担心,又担心我们的下一代。
有人说,一个母亲就是儿女终生的老师;也有人说,儿女的成功必有母亲的影子;还有人说,儿女走得再远都还在母亲的心里;更有人说,母亲永远是儿女的骄傲,儿女则永远是母亲的自豪。应当说,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在我们全家,在兄弟姐妹之间,在全家三代人身上,母亲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永远是我们的温暖港湾。尽管我们从未张嘴大声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爱您!”,尽管我们从未特别给母亲送上一束节日的鲜花,尽管我们至今还在以各种家务让母亲不停地奔忙,但我们对母亲的爱,始终写在脑海里,写在血液里,写在内心深处。母亲健康是我们全家人的幸福!母亲的开心是我们全家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