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桂明
刘桂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38
  • 关注人气:19,6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的准律师,明天的大律师

(2008-06-05 15:35:15)
标签:

法律

求职

律师协会

大赛

洪道德

昌平

文化

分类: 所见所闻

今天的准律师,明天的大律师
评委与获奖选手合影

    在中国政法大学有一个知名学生社团,叫做“准律师协会”。
    这个当年由佟丽华律师在校求学时领衔创立的学生社团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了,在该社团任职的会长也已有近15任了。如今他们都已分别在我国的政法战线和经济监管部门大显身手。
    说来也有缘,13年前的冬天,我到全国律师协会任职时接触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就是“准律师协会”。考虑到我本人在大学时代怯于参加学生社团的窘境,此时的我对学生社团寄予了一种特别的关注和热心。所以,我就极尽所能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而不论他们究竟是谁担任会长职务。他们对我这样的热心人,也不约而同地给予了一种特别的尊重。于是,每年他们换届之后,新一任会长携各部部长往往大老远地从昌平校区赶到城里来向我通报领导班子变动及有关工作情况。此时的我,也乐得倚老卖老,往往不知所云地对他们“指点”一番……
    现任会长是一位叫做陈琪的女生,家在美丽的厦门却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年纪不大却做事游刃有余。所以,她第一次主持准律师协会大赛时的表现,让我非常看好她的未来。果然,后来她竞选成功当选新一任准律师协会会长。据我所知,他可能是准律师协会成立以来的第二位女会长。
    在她的主导下,新一届准律师大赛拉开了帷幕。
    今年的准律师大赛为第五届,冠名为“浩天信和杯”。这份关心来自于同样关爱学生社团的李文律师。李文律师原来曾创办了一家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后来放弃自己打造多年的品牌加盟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后来,基于共创规模化品牌的志同道合,浩天所与信和所合并了)。
    相比前四届大赛,今年的准律师大赛显然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首先,从比赛流程上看,本届大赛基本上也是需要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但是,各个阶段的比赛形式却很有讲究。按照策划,初赛主要采取笔试方式,而复赛则采取面试方式(一是由法学教授进行面试,一是由学生模拟律师求职面试)。初赛过关者进入复赛,而复赛最后过关的八名选手进入决赛。
    其次,从比赛形式上看,本届大赛的决赛既有与上届大赛相似的法律文书纠错,也有与上届大赛不同的案例快速问答,还有与其它学生比赛一样的双方辩论,更有与其它学生比赛不一样的现场压力测试。
    最后,从比赛内容上看,既要考察选手的知识量,又要考察选手的基本功,还要考察选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比如说压力测试,都是由评委老师现场出题,由选手现场迅速答题。压力测试的范围则事关选手的综合素质、执业能力、道德水准、交际能力。如褚时健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及学位证案(行政诉讼)。据介绍,此次大赛的题目均以国家司法考试为蓝本,力求偏重考察选手实务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但又全面覆盖民法、商法、刑法、民诉法、刑诉法、律师学等学科的知识总量。
    作为评委,我与该校老师洪道德、许身健、赵天红、王秋兰等教授在2008年5月17日晚上充分见证了本次大赛的创新与探索。在随机抽签之后,我们几位评委对进入决赛的十位选手在不同的环节通过或点评、或出题、或面试、或举例的方式,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比如我就分别以律师职业道德和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实例,故意给选手设置了障碍,结果他们的回答出奇的好。大赛也就是在这种气氛中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高潮。
    2008年5月17日晚上,第五届准律师大赛决赛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
    学生们又一次将我摆在了突出位置,让我开幕时首先致词,然后在闭幕时又让我对决赛选手的表现进行总结。于是,我以自己惯有的语言对大赛的开幕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尔后又对选手们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方面的优异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大赛最后在一片欢腾中落下了帷幕。三位女将成了最终的获胜者(这好像成了当今大学生比赛的特有景象,看来,男生还要努力啊)。
    当然,实际上所有在场的学生都成了获胜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互动环节的热烈参与,才将大赛推向了高潮。为此,洪道德教授深感欣慰。他说:“这正是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美好未来。”
    诚哉斯言!在我看来,如果说在校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那么也完全可以说以比赛的方式扩大知识面、巩固知识量则是一种创新甚至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身临其境的评委,我充分地感觉到了,也体会到了。
    或许,这正是新一届准律师协会对大赛的创新意义所在。
    不一样的学生社团,不一样的学生大赛。不一样的准律师协会,不一样的准律师大赛。
    “今天的准律师,明天的大律师。”我衷心地祝福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