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桂明
刘桂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38
  • 关注人气:19,6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学子究竟何时当律师?

(2007-04-17 18:05:45)
分类: 所喜所忧

毕业学子究竟何时当律师?

 

  又一届青年学子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
    他们的去向在哪里呢?
    有的学生历尽重重难关,考上了公务员,即将走进国家机关;有的学生另辟蹊径,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进入了收入不菲的外企;有的学生则为了延缓自己就业的压力,选择继续埋头于书堆之中——考研或考博;有的学生出国、有的学生下海、有的学生从军、有的学生从教……
    但是,当律师是任何一个青年学子无法回避的选择。
    不日前的一个晚上,我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轩教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列阳律师,作客清华法学院,面对在校的清华法学硕士生,围绕“毕业学子究竟是先当律师还是后当律师?”进行了辩论。
    辩论的结果是谁也没赢,谁也没输,打成平局,达成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如果你想当律师,你就先不要当律师;如果你不想当律师,你就先当律师。
    听起来,这个共识好像是一个绕口令,但潜台词的内涵的确折射了青年学子择业的为难与困惑。
    作为过来人,我的观点是,不管你想不想当律师,不论你想什么时候做律师,你都要考虑社会阅历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积蓄、人脉资源的积聚。实际上,青年时代既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年代,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年代,更是一个不断定位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需要不断地为自己的简历增加经历,经历多了自然就成了资历,有了资历也就表明自己具备了阅历。
    一位智者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要不怕,年老时要不悔,才是一种不错的人生。
    我始终认为,律师是一个能够张扬自己个性、发挥自己潜能、造就发展平台、构筑成功阶梯的职业。至于自己能否当律师、何时当律师,则完全在于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与定向。
    年轻的朋友们,你准备好了吗?


转载博学网:
学术交流的别样演绎
作者:马伟 单位:法学院

香浓的咖啡,精致的茶点…….当学术交流走下讲堂,转身熔入一片柔和的灯光时,三位我们平日里只敢仰视的大师化身为三位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李轩,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一位睿智、坚韧、有着多年司法实践经验却又保持一颗赤字之心的学者。刘桂明,这位当了十年《律师文摘》的总编,不是律师却又对律师最有感情的诚恳的智者。钱列阳,京城刑事辩护领域的资深大律师,一位稳重练达,遭遇非议却选择坚定前行的开拓者。不同的阅历都指向着同一种身份----律师。

?/P>

作为法科专业的学生,“律师”是一个在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时无法避开的名词。但种种内在顾虑与外在困难也使众多人于选择之时绕开了这条道路。“如果想做律师,毕业时不要做律师;如果不想做律师,毕业时去做律师。”当这句充满思辨精神的话语,由三位长者结合各自深刻的阅历,从不同角度加以铺陈、诠释的时候,多日里的困惑迷茫于条分缕析中烟消云散。

73期由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研究生咖啡学术沙龙由“当前法律热点问题与法学学习方法”的宏大命题开场,又以“法律人的律师之路”的深刻考查结尾。宏观与微观思考的切换,台上与台下师生的互动探讨,使这期学术沙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有思想上的启发,更多的,是接受了一次心灵上的荡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