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发力:爆发式收缩肩侧斜向肌肉驱动扭肩错臂转杆----加速转杆分析(八)

标签:
鞭打挥杆卡波斯杆头速度 |
分类: 高尔夫技术研讨 |
从加速转杆分析(一)可以看到,为了提高非刚性体的撞击效果,要将撞击体的动量尽量集中到撞击体的前端,所以要加快球杆相对手臂的转动,而且这种加速只能在最后阶段完成。
我们看到是,用力使球杆向着击球方向的转动是从上杆完成后开始的,主流的动作是一连惯的发力动作,例如:蹬左腿使胯后凸;转腰;扭转肩驱动手臂错动转杆。可见,扭转肩驱动手臂错动转杆是影响击球距离最后和最重要的施力阶段。
人体的发力动作的驱动来自体内肌肉的收缩。人在做一个发力的动作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本能,就是:要收缩发力的肌肉会预先松弛而被尽量延展。橡皮筋被拉的越长,回弹收缩就会越快越有力。而人体上的筋要被拉长,还必须在被拉长的方向被放松才能被拉长,这就是有松才有紧的道理。
如果我们把扭转肩错动手臂转杆作为唯一的用劲发力,则可以利用人的这种本能。手臂错动转杆驱动力量不是来自手腕和手臂,而是来自肩的扭转,并且主要来自左肩及左肩背后肌肉的大力收缩,其次还有右肩和右肩前胸肌肉的收缩,见图一。所示。这些肌肉在收缩发力之前才是必须要被尽量松弛延展的。因此,我们应该发掘、引导这些肌肉发力前被尽量松弛伸展的本能。
我们来看发力扭转肩错臂转杆之前一系列的经典挥杆动作:上杆阶段身体躯干扭转、胯左转、腰部向左的扭转,可以说,这些依次发生的动作都是逐次不断增大左肩及左肩背后肌肉的延展,还有右肩和右肩前胸肌肉的延展。见以下附图:上杆阶段是身体躯干肌肉呈图二中所示斜向路径向上松弛伸展;转胯阶段是身体躯干肌肉在原来的路径被继续向下松弛伸展;扭腰阶段是扭转部分以上的肌肉在原来的路径再被继续向下部松弛伸展。而前面所有这一切肌肉松弛伸展可以说都是为下图三右所示状态之后的收缩左肩后背肌和收缩右肩前胸肌以错动手臂驱动转杆动作做准备的,因为此时左肩后背的斜向肌肉和右肩前胸的斜向肌肉经过多次松弛拉伸已到最大限度。而这些肌肉大力收缩时,下部的躯体已经是撑稳固了的,结果自然是上部身体被迅猛扭转了。
因此,我们的挥杆练习除了掌握上下杆的外形动作之外,可以考虑进行上述本能的训练:最后的爆发式击球发力就是大幅度收缩左肩背后斜向肌肉和右肩前胸斜向肌肉形成扭转肩错臂从而转动球杆,此前要,1、本能地预先沿相应途径延展拉伸相关的肌肉,在上杆阶段尽量向上松弛拉伸,在转胯阶段向下松弛拉伸,在转腰阶段再继续向下松弛拉伸到扭动的腰部之上;2、本能地松弛握杆(详见加速转杆分析(七)),以使错臂转动球杆的幅度尽量大。
如果掌握了挥杆的基本动作又建立了肌肉发力的本能意识,不再是无意识的发力,挥杆发力会变得轻松的,并且,下部支座也已撑稳,球杆和左手臂已经完全回到最后的挥杆平面内,结果必然是大力和大幅度的扭肩错臂转杆。
看卡波斯的挥杆动作,不管挥杆幅度大还是小,他挥杆节奏基本是一样的,因为他肌肉的驱动意识是一样的,只是上杆幅度大小不一样而已。如果把他上下杆的转换作为一次发力,加上最后一次的发力驱动大幅(扭肩)错臂直接转杆,那正是他典型的二次发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