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靡了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用最富有人情味的镜头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这就是纪录片的暖;掀起全美食品风暴的《食品公司》用最朴实的镜头震撼了每一个美国人,这就是纪录片的真;风靡了全世界的《迁徙的鸟》用最动人的镜头激励了每一个人类,这就是纪录片的美。虽然他们都是最经典的纪录片,但对于笔者来说,却永远无法忘记的是纪录片《海豚湾》里最悲伤的那一抹红!
用生命记录着残忍

听听“海豚湾”这个名字,是否有一种美好的感觉?在用度娘搜一下,在百科里我们能看到四个选项,菲律宾著名的景点和潜水圣地、位于厦门的高档社区、体育类的小游戏和2009年路易·西霍尤斯导演纪录片,但我们想不到的是,前三者都是让人们体会的是美好,而最后这一部纪录片却让我们体会的是残忍。
笔者首先想提醒大家的一件事,这是一部纪录片,不是情感片片和动作片!我们从导演的镜头里看到的杀戮、残忍和追击都是真实!电影里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理查德·奥巴瑞的一切行为绝非“纯属虚构”,也不会“如有雷同”。
由于本片会对日本当地政府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所以该片的拍摄被当地政府极力禁止,而当地杀害、贩卖海豚的产业链获益者更是对摄制组进行了大肆的威胁,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员的生命。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而是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了1500头海豚生命的消逝,同时记录着“渔民”的残忍!
用信仰支撑着行动

作为本片主角的理查德·奥巴瑞,他是海豚方面的专家,他用了10年的时间对海豚进行了解和训练,曾拍摄过一部讲诉其驯养的海豚凯西的影片《Flipper》,正是他的努力,使得全世界各地的海洋公园里出现了海豚表演这种受人追捧的节目。然而现在的他却异常的后悔,直到影片拍摄时,他已经花费了35年来“赎罪”,因为凯西自杀了!这让理查德·奥巴瑞知道了凯西应该生活在广阔的海洋里,自由的随风逐浪,而不是在水池里取悦于人。
正是这种信仰,理查德·奥巴瑞开始了堪称艰苦的保护海豚的过程。本片拍摄地是日本的太町地,初到这里一切都那么美好,到处可见海豚的可爱粉红色招牌,似乎表示着当地人对海豚的喜爱,然而摄制组跟随理查德·奥巴瑞进行暗访时才发现,隐藏在粉红色背后的是血红的杀戮!
因为他们没有取得拍摄许可证,所以为了躲避当地渔民对拍摄的破坏,采取了很多的隐蔽措施:晚上拍摄需要抹上油彩;使用无热源的军用红外摄影机;摄像机得伪装成岩石;晚上潜入海洋的深处。这些行动的困难性笔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加以描述,但是之所以他们能够排除重重困难完成拍摄,将真相带到我们面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信仰。
用镜头震撼着心灵

镜头的运用是一部电影最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镜头记录了一切!但是角度的选择、光线的选择都对镜头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常常在好莱坞大片里看到的摄像师会运用到轨道、反光板等等设备来辅助拍摄,从而得到最合适的镜头画面。但是我们在《海豚湾》里却没有看到这么多的选择,结果依旧震撼着心灵。
由于本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都处于偷拍状态,并且很多镜头被固定在了一个位置是不能变化的,所以没有平常摄像师们对摄像机天马行空的表现力,角度、光线在这里都被放在了最低的位置,唯一需要做到的是记录!但效果如何呢?伪装成岩石的摄像机拍摄到了渔民谈笑风生间剥夺了海豚的生命、水下摄像机记录了被血染红的海面,它们就像是人的眼睛,没有滤镜、没有加工,就真真实实的记录了这一切,用事实让每一位观影的心情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笔者身边看过《海豚湾》的朋友都曾用过同一个词表示这部影片——悲伤!这个词或许已经被滥用了,花瓣的凋零会“悲伤”,季节的变幻会“悲伤”,甚至无故的发呆也会淡淡的“悲伤”,但对于这部影片,一千多头海豚的生命、延绵海面上的那一抹红,绝对值得你去真正体会一次“悲伤”的含义!(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科幻星系群交流66293965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