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追踪”,悬在广告主和用户头上的双刃剑

(2012-12-10 22:25:28)
标签:

微博

俗话说

部分

网站

路径

it

分类: IT那点事

   近来,“禁止追踪”这四个词越来越热。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谍战电影里的台词,而是浏览器里一个小小的协议——禁止追踪,英文名又叫“Do Not Track”。用户在使用支持该功能的浏览器上网时,可以借此发送数字信号,告知企业停止搜集有关他们的在线活动信息,从而保护个人隐私。

   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就是此前宣布在IE9浏览器中支持“禁止追踪”协议的微软迈出更加犀利的一步: Windows 8中的IE10将默认开启“禁止追踪”功能!而这肯定被广告界所激烈反对声。其实“禁止追踪”协议无论对广告主和用户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禁止追踪”,悬在广告主和用户头上的双刃剑

   其实,“禁止追踪”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5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现在才真正被人们所重视——就像“Pad”的概念1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但直到近两年的iPad才真正火起来了。“禁止追踪”的概念源于人们对互联网隐私的日益看重,早在2007年,隐私主义者已经在向联邦贸易协会申请建立“防止追踪”的名录,要求只有备案后的广告商才有资格能够追踪用户的网络踪迹——主要通过cookies的途径。但先驱总是不给力的,口号喊出来之后却没有什么行动,直到2010年12月,联邦贸易协会的主席发布报告,希望建立一套让网民的踪迹免于被第三方监测体系。

   而仅仅是5天之后,微软宣称IE9会支持路径保护名录,用户可以用第三方创建的黑名单来拒绝被追踪。随后在2011年1月,Mozilla宣布也会支持“禁止追踪”。紧接着,Opera、苹果Safari都表态会支持。当然,好戏开场之后就不能停,微软宣称在IE 10和Win 8上都将默认支持“禁止追踪”协议——理由是要保护用户隐私。甚至近日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国内的360浏览器都要支持“禁止追踪”协议。当然,也有“反派”——雅虎就表态不会接受IE 10 的“禁止追踪”请求。

   其实,“禁止追踪”协议并没有那么玄乎,并不是用户只要一用,就会禁止所有的网站对自己隐私的追踪。而是指用户在使用具备“禁止追踪”协议的浏览器时,浏览器会在网页数据传输中添加一个信号,通知网站的服务器表明用户不希望被追踪,如果该网站遵守“禁止追踪”协议,则不会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但如果网站视“禁止追踪”协议如无物,自然也就没什么用了。

   然而,“禁止追踪”协议还是很有威胁力的,一旦日后成为所有浏览器的既定标准,那么就意味着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据了解,在微软默认IE 10默认开启“禁止追踪”协议功能之后,美国广告商整个几乎就要暴动了。许多广告商声称,倘若用户选择保留这一设置,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从美国43%的浏览器搜集数据。而这些广告主的利润来源就在于他们通过收集用户的隐私隐私,以便精准的投放广告。

   可以说,影响非常大。就目前来看,“禁止追踪”尚是一个协议,还没有对互联网广告商造成什么严重的结果,但如果将来真的成为技术,甚至可能将目前现有的互联网广告生态圈彻底摧毁。但俗话说的好,“不破不立”,如果不能追踪用户的隐私来投放精准广告,那么互联网广告商必然会做出真正的改变,创造更多有价值、有意义、能够与用户互动的新型广告投放模式,让整个互联网都为之一净,不受垃圾广告的影响。

   此外,对绝大部分用户来说,肯定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互联网广告商收集。但对部分用户来说,也许他们希望购买产品依靠的就是互联网广告商针对自己的爱好所投放的广告。一旦“禁止追踪”协议施行,他们很有可能变得手足无措,对互联网茫茫如海的产品不知如何选择。可以说,“禁止追踪”协议对用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互联网上的交流。

   不管如何,“禁止追踪”已经随着IE 10和Win 8以及其他浏览器慢慢的走向我们的互联网生活中,究竟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改变我们互联网生活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这把双刃剑已经悬在我们所有人头上,好或者坏,就让时间去评判。(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khx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