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跑跑”眼镜VS志愿者泥浆短袖

(2009-05-13 18:44:26)
标签:

跑跑

泥浆

志愿者

眼镜

熊显发

北川

it

分类: IT那点事

  “范跑跑”眼镜VS志愿者泥浆短袖

 

   读到一则新闻,无言又感慨。

 

   据媒体报道,汶川地震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紧张施工,日前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正式建成。但是,博物馆的展品中——“范跑跑”的眼镜和学生的作业本,颇具深意地在同一展柜中陈列。在这幅黑框眼镜下面,还展示着范美忠配新眼镜所开具的发票,金额为二百二十四元。

 

   新闻刊登之后,很多人忍不住追问,“范跑跑”的眼镜为什么也能成地震博物馆的“藏品”?它值得“收藏”吗?它又有什么“收藏价值”?

 

   依我所见,这样的展品难免还是习惯性带有噱头的意味。正如某评论者所言,从这个东西中看不到一丝“沉痛的灾难记忆和灾难中闪光的民族精神”。

 

   回顾一年前,那场巨大灾难并不是死人最多的一次,强度也不是最惨烈的一次,却无疑最具有启示意义。

 

   那场大灾,激发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让中国人经30年市场经济冶炼已角质化的心肠软化了。”但是,也震出了另一种形态的“人”们。譬如跪求灾民的“余含泪”、“纵做鬼,也幸福”的“王做鬼”,当然,还有弃学生于危墙,“跑得快”的“范跑跑”。

 

   “跑得快”原是一种扑克门类,看谁最先出完自己手上的牌。在民间有句俗语,“脱了裤子跑”。很形象。也很适合“范跑跑”之行状。

 

   我想起另一位四川人。就在范先生健步如飞的时候,他也在跑。只是范跑跑是拼命跑向安全的地带,而他却是跑向危险的震区。

 

   自然,他也没“范跑跑”那么“著名”。他叫熊显发,长虹器件高压公司一个普通员工,24岁,“胖乎乎的。”

 

   他是地震当天第一批前往北川灾区的志愿救援者。到达北川的时候,他还穿着轻薄短袖——从报名到出发,他根本没想到回宿舍加件衣服。当晚,熊显发和另一些志愿者整夜在北川中学旁待命。山林的夜晚寒风彻骨,穿着夏装的人们能抱团取暖。但是他只有一件短袖——那晚天真黑,真冷啊。熊显发对记者回忆说,冷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哪里还有安全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只有不断传来“哗哗”的山体坍塌声,以及因为余震而带来的跨塌,大地的晃动。

 

   像熊显发这样的自愿救援者还有很多。有更多我们甚至无法知晓他们的姓名。但是,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他们才是中国人的盐!

 

   我个人觉得,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与其展出“范跑跑”的眼镜,不如展出这位胖胖的年轻小伙子的那件沾满了泥浆的短袖。

 

   据介绍,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是以“日记”形式叙事,从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至六月十二日,真实再现这惊心动魄的一个月。

 

   那么,我更有理由建议樊馆长,作为第一批进入北川县城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他们其实有很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物品更值得留存和展出。譬如,第一支成建制进入北川灾区的民间救援队伍的标志性物件——长虹志愿者的工装,救援者胳臂上所扎的红丝带,手电筒,和工具箱。

 

   而且,我觉得,具有纪念价值的也许不一定全在灾区,还有各个民间组织,以及企业发动的后勤工作中所使用的工具。长虹的餐饮师傅蒲开友,一天居然蒸了三千多斤大米,两万个馒头。虽然并不灾区,但那个像发动机一样的神奇的蒸笼,难道不比“范跑跑”的眼镜更有意义吗?

 

联系方式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范跑跑”眼镜VS志愿者泥浆短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