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考状元是怎样练成的

标签:
教育高考状元高考分数姜禹it人文 |
分类: 前沿技术 |
半夜爬起看球赛的男生
人物:毕龛
科别:理科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
681分,加上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加分10分,总分691分!九月,这个男生将来到北大校园,爸爸曾经求学的地方。
高考前一天上午,毕龛在家看NBA总决赛,此前,他会在半夜看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毕龛说,考试比拼的不是谁会的多,而是谁失误少,所以他从不急燥。高二时,他当上了社团联合会主席,兼任文学社社长,这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但他的成绩很好。这归功于他改进了学习方法,从以前的多做题转为精做题,每天午睡20分钟,从不熬夜。
两周才能回家一次的他,喜欢回家上网看球赛集锦。他还特别爱看伦理片,因为那会让他学会思考。
业余兴趣爱好促进学习
人物:李诗伟
科别:理科
第一志愿:清华大学电子专业
李诗伟平时各科成绩虽然都比较好,但都不算最好,主要是学习不偏科。
李诗伟说,中考时,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刚够省实验中学的公费分数线。到了省实验中学之后,由于有了好的学习环境,遇到了好老师,加上个人的不断努力,所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他说,理科学习只要上课注意听讲,下课经常练习,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时间也就比较宽裕了。高中期间,他担任校学生会的学习部部长,平时还要做组织学科竞赛、交流学习经验等工作。
平时,李诗伟爱踢足球,有时间还要看球赛转播。他说,平时如果遇到困难,他就去请教老师,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去做。
拿下两个全国数学一等奖
人物:姜禹
科别:理科
第一志愿: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
对于姜禹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十分充实有趣的,因为他在三年内一口气拿了两个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享受加10分政策),两个省级计算机竞赛一等奖。他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有信心,因此拒绝了上海交大的保送,填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身高1.80米的他,平时爱打篮球,更爱学习计算机,高考志愿表上填的基本都是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在玩电脑游戏。
姜禹感谢父母对他的尊重。他说:“参加什么竞赛、高考填报什么志愿,基本都是我自己做主。高一、高二的时候,到了周末,父母从不逼我学习。”不过姜禹也有他独特的学习方法:靠难题拉分,不见得要多做题,但每做一道题一定要多想,想透彻才行。上课的时候,做题的节奏要紧扣老师的步伐。
她为男生合唱团伴奏
人物:王春蕾
科别:文科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法律专业
在文科学习中,她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和历史,但今年由于受招生计划的限制,这次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律专业。这对于她这个比较活泼,善于交往的人来说,或许更适合一些。春蕾是班长,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课余时间,她爱看课外书、爱看电影。从4岁起就学习弹钢琴,学了10年,但没有向专业方向发展。在学校,她担任了男生合唱团的伴奏,经常弹弹钢琴,放松一下。
善于提炼适合自己的规律
人物:高飞
科别:文科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两届校园辩论赛的最佳辩手,社团联合会秘书长,同时学习英、法、德、意四国语言,高考文科成绩达645分,这个全面发展的优秀男生就是高飞。
高飞从不参加补习班,也不熬夜。谈到学习,高飞的秘诀与众不同。“我认为学习要抓住实质——老师讲课的实质和自学的实质。比如一条规律可以概括10道题,那么只需要认真理解这条规律;或者说,如果一件事可以用10句不同的话来表述,那么就要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身,而不是那10句话。”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善于提炼适合自己的规律。
精彩推荐:
转载请注明署名和出处地址,严禁未经本人同意刊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