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心术黄金罗盘科技心理学新浪科技探索it科学科普 |
分类: 前沿技术 |
解码器攻破人体“司令部”
在人类历史上,“读心术”一直都颇为神秘,在好莱坞最近上映的魔幻大片《黄金罗盘》里,我们就见识了吉普赛人古老的读心术,但这种通过选一个两位数进行运算,在水晶球中发现自己内心感应图形的方法,其实是个数学规律问题,经不起科学意义上的推敲。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读心术”,“读心”只是人们在摸不透他人真实想法时产生的欲望而已。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各种指令都通过神经从这里发出,人类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就蕴藏在大脑中。一般情况下,人类想法只会通过神经系统,以动作、眼神、表情等形式表现出来。内心深处的想法对外人来说都是“绝秘”的,很难通过外力了解到这些信息。但三维扫描技术的出现对人类认识大脑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借助这一技术实现“读心”。
3月5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学家杰克?加朗及其合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用一种解码器可成功窥探大脑中的影像信息。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两名志愿者每人观看包括多种物体和风景的1750张图片,同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扫描仪监测他们大脑中视觉皮层的反应。这种扫描仪可以通过检测脑部特定区域血流变化,创建大脑活动区域图像。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将视觉皮层划分为很多小的立方块,并创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表现每个立方块对不同视觉特征作出反应的“映射”(数学名词,指一一对应关系)。
通过研究数以百计的立方模型,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能够预测视觉皮层对任意图像作出反应的解码器。这两名测试者随后阅读另一批共120张的新图片,解码器把扫描他们脑部得到的图片与事先掌握的图片配对。结果显示,仪器能“读出”测试者正在看什么图片,其中一人准确度达90%,另一人也有72%;当测试者观看1000张图片时,仪器“读脑”的准确度仍可达80%,而相同情况下作随机预测的成功率只有0.8%。研究人员推算,若测试者观看10亿张图片(大约相当于Google图片库中的图片数量),仪器准确度仍可达到20%。
总体来说,科学家们此次实验的原理并不复杂。“解码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强大的数学分析软件,它建立起了任意图像与大脑皮层反应的映射关系。如果志愿者在实验初始阶段观看了足够多的图片,并且他的脑部反应都被收集到了,理论上预测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但目前科学家们只能“读”出图像信息,还没有电脑模型能够利用fMRI数据重建人们的真实所见。
新型测谎仪威力更大
极少有比说谎更简单的事了,但识破谎言就困难多了。撒谎的故事最早发源于全能的上帝那儿。《圣经》记载了人类最早的一起谋杀案,夏娃之子该隐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亚伯,并企图对耶稣隐瞒实情。但耶稣感觉到了亚伯的血在地底下的异动,该隐的谎言被轻而易举地戳穿了。虽然人类不能像耶稣那样法力无边,但利用最新的“读心术”照样能将骗子揪出来。
为了发现哪些人在撒谎,人类发明了测谎仪,特别是在刑事犯罪调查中,测谎已经成为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人在撒谎时会有一些不受意识支配的生理反应出现,测谎仪能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反应。但反对者一直认为测谎仪应被停用,因为讯问时的严肃气氛及这个陌生的小机器都会引起类似的生理反应,另外更狡猾的骗子会使得尽量不受其内心活动的影响,从而将其对外部的反应降至最低。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已经砸进了数千万美元用于研制最新的测谎技术,其中就包括可用于测谎的“读心术”。
科学研究已表明,利用先进扫描技术的“读心术”比一般测谎仪更有效。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们撒谎时大脑有14个区域处于活跃状态,而讲真话时活跃的大脑区域只有7个。这说明人们撒谎时必须主动抑制或隐藏真实情况,需要更多大脑区域的参与。而再诡计多端的骗子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脑部活动,这些都使得“读心术”更占优势。利用“读心术”制造的新型测谎仪已被越来越多地认可,据说美国西普霍斯公司(Cephos Corp.)和无谎言磁共振成像公司(No Lie MRI Inc.)合作研制的测谎仪,准确率高达90%。
能用来抓“思想犯罪”吗
科学家们的“读心术”研究在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整个世界都会毫无秘密可言。有人立即想到了“思想犯罪”,即人们因为自己的想法触犯了法律而被捕。2002年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大片《少数派报告》里就出现了类似的场景,执法部门在发现有人想犯罪但还没行动前,就把人关进大牢。用意念去定一个人的罪未免太过草率,因为有些人的犯罪想法只是偶尔掠过大脑,随后就会被理智压下去,实际上永远不会付诸行动。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至少在未来20年内不用担心“思想犯罪”。因为相关技术迄今只可解读静态图片,而且要依赖体积庞大的扫描机及极强的磁场。而针对不同人大脑的解码器又各不相同,每次都要花数小时去建立新的对应关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学家杰克?加朗开玩笑道,换句话说,某些心藏诡秘的人要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还有的是时间。
另外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点是,“读心术”可能会使人的隐私完全暴露,引发道德及伦理争议。为了防止这点,研究人员们已表示,不应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对任何人读脑。
目前读心仪还只能译解静态信息,而且每隔3~4秒才可扫描出新影像,科学家们正在向译解动态信息方面努力。在这方面最让人憧憬的就是,将“读心术”用来阅读人类的梦境或记忆,然后将这些连续的影像信息重现在电脑屏幕上。加朗表示,这完全可行,因为人类的记忆以特殊形式储存在大脑里,可视化的“译码器”可以将记忆的内容“下载”到电脑上。不过,这样的技术确实让人感到挺可怕的,比如万一梦到老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