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技地球奥迷地球构造环境科学新浪科学探索it |
分类: 科普新解 |
地球构造图
探秘提示
通常,地幔是由数公里厚的地球的最外层地壳所覆盖,但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约有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壳似乎大面积失踪,地幔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这相当于地球出现了一处“伤口”。
英国科学家于2007驾驶“詹姆斯·库克”号科考船,扬帆大西洋,探秘大西洋洋底神秘“黑洞”形成原因,解开这一区域的地壳消失之谜。
探秘内容地壳消失之谜
科学家航行六周时间,到达大西洋海脊,对海底一个裂开的大洞展开测量。
多年以来,这个神秘之洞的形成原因一直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科学家试图解开这一地带方圆数百平方英里的地壳消失之谜,同时对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地层———地幔进行深入探究。
通常情况下,地幔由数公里厚的地壳所覆盖,但是,在大西洋中部约有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壳似乎大面积失踪,地幔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
科学家认为,这有如发现了地球表面的伤口。他表示,该处虽不是地壳失踪的唯一之处,但可能是最为有意义的一处。一般来说,当板块撕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而这种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
科学家希望了解——— 该处的地壳是否从来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科学家希望搞清楚,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球、海洋、行星科学学院的克里斯·麦克劳德博士是领导此次科考行动的科学家之一,他说:“我们希望直接探究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进程,这是了解地球如何运转的必要一步。地壳形成是地球基本机制,影响着海洋化学。”
探秘方式机器人显身手
科学家们利用声呐技术对大西洋海底进行详细测量。“詹姆斯·库克”号将向海底发射一个机器人探测器,深入位于海面以下16.4万英尺处山脉的山脚,钻取一些地质样品。
研究人员希望借助于海底机器人上所携带的照相机,看清这个海底黑洞,麦克劳德博士将此洞描述成“了解地球内部的一扇窗口。”
在大西洋黑洞形成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有科学家认为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就是问题的答案。但他并不这么看。
第一种理论认为,当地球板块被撕裂时,地幔必将升起以填补裂缝。地幔在上升中开始融化并形成岩浆,在此过程中大洞形成。第二种理论则认为,地壳不知何故被向一侧撕裂,从而形成了大洞。
探秘工具最先进的科考船
探秘的英国科考船“詹姆斯·库克”号造价4000万英镑,它替换了老迈的“达尔文”号科考船。“詹姆斯·库克”号满载着用于多学科研究的科学设备和仪器,有了它们的帮助,研究人员无异于猛虎添翼,可以在全球七大洋任何一个角落从事研究工作。
对于麦克劳德博士而言,“詹姆斯·库克”号为揭开众多旷日持久的谜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遇,他相信这艘科考船就是无价之宝:“这是‘詹姆斯·库克’号的处女航,它也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考船。”
这个科考小组由九男三女组成,他们将会把“詹姆斯·库克”号当作自己的家。
此次科考活动的经费来自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和英国贸易与工业部大型科研设施基金会。
探秘故事能否遭遇“恐龙”袭击
在著名法国科幻作家朱尔斯·凡尔纳探索精神的鼓舞下,“詹姆斯·库克”号研究人员将尽量寻找到科学的真相,但是,他们也表示将避免重蹈尼莫船长及其船员的覆辙。
尼莫船长是凡尔纳19世纪经典作品《海底两万里》里的主要人物,《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莫船长在探求科学的过程中,他和他的船队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尼莫船长对于科学知识的疯狂渴求最终让船员在大西洋遭遇厄运,在同成群的巨型乌贼“致命邂逅”中险些丧命,船只几乎被彻底摧毁。而在凡尔纳的另一部著作《地心游记》中,探险者们在试图穿越一座危险重重的火山时,也曾遭到大批恐龙的疯狂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