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探密 |
太空能看见长城、
科学赢了,感情输了!一个个盛行多年的荣誉型泡沫的破灭,在给我们带来震撼与遗憾的同时,也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微妙的情思。
太空看不见长城
曾几何时,我们被告知,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观察地球时,用肉眼只能辨认出这颗星球上两项非天然的特大工程,一项是我国的万里长城,另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2000年高考语文题要求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城》,就诗意地描述道:“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不过,“太空肉眼见长城”这一奇闻,长期以来却既令人感奋又饱受争议。前不久,中国
揭示真相、探求真理,科学免不了要显出它“残酷无情”的一面。
捏造的牛顿
且让我再将几个人们耳熟能详但几近被“终结”的科学传奇一一道来:
伽利略(1564-1642)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那个一举推翻亚里士多德落体定理的著名实验,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许多学者都怀疑这个神话般的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除了伽利略的弟子兼传记作者维维安等极少数人外,伽利略和其他同时代人都从未明确提到过如此有名的“判决性实验”。当代著名
牛顿(1642-1727)因看到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导出了万有引力灵感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它完美地象征着通过观察普遍事物就能突然涌现灵感的概念革命。可《最后的
无独有偶,凯库勒也是在他做出重大发现35年后才谈及,当年他在公共马车上打盹时梦见了一条扭动着并自咬尾巴的蛇,脑子里突然灵光闪现,终于想明白了苯环结构。但凯库勒(1829-1896)的梦境逸闻一传开,就遭到了许多同行的抨击。试想:一门好不容易才从其旧的炼丹术底子里脱离出来的新兴学科,居然是建立在一个扭动着并自咬尾巴的蛇的梦境上,未免也太邪乎了吧?据《阿基米德的浴缸——评科学中的若干神话故事》一书披露,此事过后一个世纪,美国化学协会在1985年召开的年会还曾专门讨论苯事件,有两位美国化学家在会上声称:凯库勒不可能梦到那个
蒸汽机无关壶盖
如果说,上面这些令人起疑的美妙故事,可以视为须发尽白的老者对其过往烟云最后投下的温柔一瞥,这多少还合乎常情、可以理解,那么,瓦特(1736-1819)因看到水壶壶盖被蒸汽掀动而受到启迪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则纯粹是编造了。实际上,瓦特打算制造自己的蒸汽机的想法,是在他修理他的
根据瓦特的一位表妹所讲述的故事,瓦特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蒸汽着迷。“有一天晚上,瓦特和他的婶婶米尔黑德太太一起坐在茶桌旁,他婶婶对他说,‘瓦特,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你这么懒的
副产品、简化与误读
不用说,孩提时几乎每个人都听大人讲过或从课外读物上看到过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神奇”、“有趣”、“难得一遇”通常是人们从中获得的“第一印象”,而其“副产品“则很有可能会诱发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同时也难免会导致人们对科学发现与科学活动产生某些误读。因为这些传奇故事凸显的是灵感、偶然和机遇,它们往往“简化”了科学发现与科学活动的曲折历程,忽略乃至掩盖了做出这些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以及其他探究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最后再讲个并非传奇的小故事吧。E·T·贝尔著《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一书提到,德国杰出的数学家高斯(1777-1855)对牛顿十分钦佩,也很清楚牛顿是经过
科学伴随神话而生,揭穿神话同样也很有趣啊。(尹传红)
揭穿讹传相关图书
《媒体考古学——探索视听技术的深层时间》[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著
该书是齐林斯基教授近年来一部主要著作,集中了作者多年来关于传媒理论和实践的看法。他是第一个提出“媒体考古学”的人,对视听技术的深层时间所持的观点,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解析彩虹——科学虚妄和玄妙的
作者以《自私的基因》一书闻名于世。把“解析彩虹”作为书名,是因为英国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破坏了彩虹的诗意,把它仅仅看做光谱的排列,而道金斯在书中对此作出应答:“探明奥秘并不会失去诗意,相反,探明的结果更令人着迷也更加
《阿基米德的浴缸——评科学中的若干神话故事》[法]斯文·奥尔托利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小书里有不少八卦,牛顿的侄女保留了他的一只旅行箱,里面有大量的炼金术和神学著作,苹果故事出自捏造;诺贝尔不设数学奖与情妇无关;“蝴蝶效应”的演讲人使用的比喻原本是“鸽子”……
《最后的炼金
过去的传记作家往往为了神话牛顿的“科学伟人”形象而对他从事炼金术和异端信仰故意避而不谈。而本书作者则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若干从未公开出版过的笔记,阐释了牛顿从事炼金术和神学研究对于他发现万有引力以及后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