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原创幻想文学离大奖有多远?

(2007-04-29 08:02:26)
分类: IT互联财经时事每月谈
 

http://bbs.1931-9-18.org/UploadFile/2004-5/200452020718222.jpg

 

 
   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三个瓦匠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瓦工答:“我正在砌砖。”第二个瓦工答:“我干一天活,挣70元工钱。”而第三个瓦工仰望天空,答道:“我正在修建教堂,建一座能够与世长存的雄伟教堂。”最后,前两个终其一生在做瓦工,而在脑海里描绘教堂远景的第三个瓦工,最终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
 

    丰富的想象力,远大的抱负,鼓舞着这个人奔向成功,而缺乏想象力的人,到头来只能在原地踏步。对孩子来讲,幻想和想象力对他们成长起到的作用更是巨大而深远的。国外20世纪50年代的“纳尼亚传奇”、“指环王”系列和1997年延续至今的“哈利·波特”系列,这些堪称奇幻/魔幻史诗的巨作,配之电影的推波助澜,在全球掀起了幻想文学阅读的高潮。J·K·罗琳就曾表示,她小时候是看着“纳尼亚”长大的,所以当有人问她哈利·波特要写成几本时,她说,七本,与“纳尼亚”一样。优秀的文学作品鼓舞着罗琳完成了这一创作。

 

    同样,美国大片《南极大冒险》、《博物馆奇妙夜》、《龙骑士》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绝妙的想象力和让人激动的故事情节。

 

    相比之下,我国的幻想小说创作虽近来出现小高潮,但总是少有佳作问世,优秀的幻想作家凤毛麟角,让人不得不感到遗憾。

 

    在谈到国内同类作品与国外相比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时,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师谭旭东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欧洲的文学教育开始得比我们早,童年概念建构也比我们早。其童书出版业和儿童文学比我们早几百年。再加上我国地理环境、生存条件、经济水平和文学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今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幻想天性的缺失。因此,把这个问题归罪于文革时期造成的文学断代或者中国人骨子里缺乏幻想、空灵的天分这些原因,就显得矫枉过正了。幻想作家杨鹏认为,西方的幻想文学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的幻想小说,虽然在古代有不少传世精品(如《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其文学性与想象力丝毫不逊于国外,但知识分子“官本位”的认识偏见,使有才华的人不屑、不愿进行文学创作(幻想文学也未能幸免),因而使这一创作领域近乎于真空。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陆才有幻想作品出现。因此,仅十余年的发展路程,与国外百余年延续传承及至今日达到创作热潮的水平相比,就显示出天壤之别的差距了。

 

    在被采访者中,多数人认为网络热促就了近几年中国的奇幻小说热,但能够畅销的幻想作品却是寥寥可数。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曾表示,现在很多人认为奇幻小说不需要科学的素养,人人都可以写,所以都去写奇幻小说了,这也是造成当今我国原创幻想文学鲜见上乘之作的主要原因。

 

    谭旭东认为,现在年轻的幻想作家模仿西方幻想作家不到位,缺少文学素养,或者缺少对幻想文学的基本理解,写出来的作品就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从中国历史和传统幻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后进行的再创作,才是我们“中国化奇幻”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一味地模仿西方奇幻,就算学其皮毛,终究不能化其筋骨。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的阿来指出,按照西方幻想文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20世纪30年代美国幻想期刊处于繁荣期,繁荣之后转入图书出版,随后扩展到影视领域并开辟了专门的电视频道,然后跟网络和游戏结合起来。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幻想文学的市场前景是可观的。当下国内众多幻想文学杂志和网站的繁荣就足以说明,我们的这个市场已日益壮大,初具规模并开始走向成熟。

 

    对于霍尔拜恩奖是否会推动中国原创幻想文学的发展,谭旭东认为,中国的出版社或文化公司是舍不得推原创的,倒是外国人来推动中国原创幻想文学,事情本身就有点反讽意味。对于有些人提出的为何国外出版社要设这个奖的疑问,他认为,我们不要排斥外国人设奖,也不要怀疑别人的文化动机,幻想文学有它的美学尺度,读者也有辨别力和鉴赏能力,所以只要是优秀作品,就算没有这个奖,还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