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三段式推理

(2016-05-28 07:38:37)
标签: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三段式推理

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十分特定的。稍有偏离,结论都是错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换言之也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目前国内31%的宏观税负看似不是很高,但政府在最终消费支出的占比是美国的1.5倍,另有大量生产者税透过转移支付的途径以生产者补贴的方式消失在弱效供给。

过高的政府最终消费显然相应减少了增加居民收入的机会,而生产者补贴(还应当考虑贷款的弱效配置)对于真正创造财富的生产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这犹如一个楔子,楔子越大,对生产的刺激就越小,总供给或总收入就越少。于是,宏观经济减速便不可避免。

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当然是政府的收入与支出,重中之重是压缩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与减少生产补贴。尽管这必然表现为阶段性减税,但随着政府弱效支出的减少,挤压生产的楔子变小,总供给或总收入必将恢复增长,出于税基扩大的缘故,政府税收反而会增长。这当然是有先例的。不说美国,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时期所出现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幅削减生产者补贴贡献的。现实换了一种方式回到了历史原点,只是许多人没有察觉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