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不是刘彻焉能君临天下

(2015-12-05 19:16:48)
标签: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又不是刘彻焉能君临天下

世界经济正在跌入权倾一方型学者不接地气的意识凹陷吗?恐怕这才是真正的风险之源。

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1.1万,好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0万,且11月失业率持稳于5%。此外,两周前公布的CPI数据显示,受失业率下降及薪资增长带动,美国10月份核心CPI同比上升1.9%。舆论普遍认为,美联储12月加息已箭在弦上。

然而,稍早前公布的美国11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8.6,不及预期的50.5,亦低于10月的50.1,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ISM制造业指数已连续第五个月下跌。无独有偶,美国商务部周五发布的报告也表明,美国10月贸易赤字扩大3.4%,出口额降至三年最低水平。

请注意,无论是就业数据还是通胀数据,都属于宏观经济的滞后性指标,并且带有明显的季节性色彩,而PMI和贸易数据则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先行指标的快速恶化,意味着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很有可能不仅以邻为壑并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便是在美国国内,有关经济形势正在恶化甚至行将步入萧条的警告已不绝于耳。
 
摩根大通警告称,美国经济的扩张周期或已接近尾声。该公司模型显示,美国经济三年内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达76%。此前,花旗集团在2日发布的2016年前景展望报告中就预测,美国经济在2016年陷入衰退的概率高达65%。

国内的情况呢?10天前还在高谈阔论的“供应侧改革”如今已经变调为“供需两端发力”。宏观经济学所强调的是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根本就不成立什么“侧”的问题(参见之前博文《国企债务膨胀之际供应侧改革值得商榷》)。作为政策的舆论导向,如此变调时间之短暂令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近年来变调的事儿还有。比如两年前大肆鼓吹的“提高减速容忍度”论调很快就被稳增长的呼声所淹没。再比如三年前还在宣扬的劳动力供给乐观预期早已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养老金危机意识与二孩政策。

源于权力型学者意识凹陷的决策误区之前就发生过。20年前,由吴敬琏主持的至2010年远景规划研究提出了国企抓大放小的政策建议。结果,没过两年,东北亚金融危机便证明一味追求企业规模是极其错误的。到今天,国企的“大而不能倒”问题依然十分明显地裸露着当年的决策痕迹。

学术本应当是圣洁的,即便是与权力结合的学术也不能丢弃了圣洁的质地,更不能自我膨胀、学风僭越。姓刘就姓刘吧,又不是刘彻,焉能学霸天下?即便是当年的汉武帝,也没有独尊儒术,而是“霸王道杂之”(见《汉书-元帝纪》),兼收而并蓄。经济学也不能都姓马,都姓了马就不是经济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