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只有国资没有国企

(2013-11-16 08:17:41)
标签: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未来只有国资没有国企

 

国企改革的未来是什么?这是包括外国政要和国内外经济界人士都普遍关注的问题。

 

《决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变国有资产管理为国有资本管理以及反复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应当说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重点是把针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资产转移到资本,并透过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投资公司,将现在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未来只存在管理国有资本的国有企业,而没有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只负责国有资本的增殖,而不再对资产负有责任。说到底,就是只有国资,没有国企。

 

从现代企业制度讲,对资产负责的是企业,是董事会,对资本负责的是股东,是股东大会。然而,在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情况下,企业责任与股东责任极容易混淆,以至于现代企业制度形同虚设。这也就是说,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看,压根就没有所谓国有企业,而只有市场面前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现状,实际上是当初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当然需要深化改革加以根除。

 

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点看,负有增殖责任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以在市场上卖出宝钢的股票,也可以入股阿里巴巴。之后,谁还能说宝钢是国企,而阿里巴巴依然是民企。假如国有资本可以入股任一存在增殖预期的企业,而民有资本同样可以入股存在国有资本的企业,继续区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何意义呢?

 

资本与资产的区别在于,资本是生产要素的本质,而资产只是生产要素的占用形态。当资本要素采取市场化管理,实现市场化流动,资产的形态就不再重要了。

 

严格地讲,所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刻意区分,是带有封建色彩的企业身份歧视。当这种歧视降落到政府给予国有企业的各种优惠,包括行业准入、利润返还、项目审批、金融倾斜等等,原本的非垄断行业就出现了垄断企业,自然垄断的行业就变成行政垄断行业,并成为滋生各种腐败的温床。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国资、没有国企的未来与继续强调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并不矛盾,只是主导作用的传导方式改变了而已。当前股市国有股的比重很高,但没人可以否认其市场的本质。从企业控制权的角度看,国有股比重占50%是主导,足够分散的股权结构,10%还可以是主导。问题的关键不是谁来主导,而是主导的方式究竟是不是市场行为。

 

如不出预料,未来一切资本市场,包括A股市场、三板市场或其他有形或无形的产权市场,都将由于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转变而趋于活跃,许多企业的国有资本会在市场上被叫卖,许多民间资金也会入场交易,而不再总是伺机把资金转移海外,或沉醉于奢靡支出。此外,吸引资金回流资本市场,对于缓解信贷市场及影子银行债务压力,巩固金融安全,以及发展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更加乐观的预期是,随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清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更多的国有资本将接受混合所有制改造,说不准哪天有投资者会买下人民大会堂的部分股权,然后以接受政府采购的方式去经营。人民大会堂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府办公场所。我小时候就有跟随父母到人民大会堂去娱乐的经历,20年前还曾在哪里参与过商务活动。沿着这一思路,所有的党政机构楼堂馆所以至医院、学校都可以接受混合所有制改造,都可以平等合法地接受政府采购,以此释放更大的资本活力和实体经济活力,所谓的政府债务压力也足以因此得到有效缓解,至少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