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高估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

(2013-11-13 19:54:59)
标签: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别高估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

 

无论如何,农村土地确权,再经由土地信托或直接出让的方式加以流转,这仅仅是手段,目的却是要增加现有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不过,除非农民获得足够多的土地收益,并在失去一块护身符之后获得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否则,农村土地流转很难顺利实现。

 

既然是让市场在改革当中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当前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以及相应的农业土地经营收益状况,显然是一大障碍。一方面,即便是土地信托的方式,农民参与流转能够取得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方面,除非受托土地可以得到足够多的财政补贴,否则,受托经营土地到头来并不是一桩划算的营生。反过来,农民会说,干脆你把补贴给我,我照样会增产。至于结果如何,谁也不好讲。

 

由于城市周边的建设用地仍将由政府征用、一级开发以至面向二级开发市场拍卖,并考虑到土地使用的性质不得任意改变,因此,其他位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充其量是要农民用现有的宅基地权及地面建筑置换新的住宅及其产权,并且以明显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为前提。由此而来的问题是,用以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资金从何而来?如果由政府出资,出于当前的政府债务压力,除非当地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否则很难指望。值得一提的是,受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出口结构变化、产业链及产业升级等因素影响,工业资本继续向农村地区扩张的势头正在减弱。

 

退几步讲,即便是外出农民在城市获得了非农就业机会,并且实现了同工同酬,也未必愿意为了几个小钱而失去土地的使用权。

 

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需要耗费足够长时间的代际工程。缺乏保障的非农就业和代价不菲的城镇教育支出,形成了规模过亿的农村留守儿童。只有在这一代留守儿童长大成人追随他们的父母进入城市,并获得充分公平的就业机会、社保待遇之后,也就是经过两代人的城市化改造之后,农村土地问题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所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意愿是好的,但说到底,还是要看非农产业或城市经济如何快速发展,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在这一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功能依然主要是向非农产业贡献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重点仍然应放到城市经济,并容忍足够大的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涨幅。为此,当前急需要改变的,是过度锚住CPI的货币政策,以及总是令人信心不足的经济增长预期。这无疑是接下来将有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看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