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央行应公布损益便公众监督
报道指昆明一储户将美联储告上法庭,诉量化宽松政策令其存款缩水三成。我建议她将中国央行列为第二被告,理由是后者在过去6年当中不顾国民反对大肆囤积外汇储备,并不断增持美国国债,客观上充当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铁杆帮凶。
昆明的这位储户还算是幸运的,起码她没有在随后的6年里继续增加美元存款,否则亏损额显然会不断加码。
论美联储量化宽松诞下的冤大头,天子第一号非中国央行莫属。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国内外汇储备由此前年末的8189亿美元一路扩张至如今的3.44万亿美元。此前的累计贬值损失不说,仅今年2月下旬以来的这轮人民币升值,国内外汇储备的贬值损失便接近1%,年化后不低于6%。照此推算,一年的贬值损失就会超过1万亿人民币。
遗憾的是,央行从未公布过自身的损益情况。这使得外汇储备的贬值损失成了国内经济领域最大的疑团。对比之下,美联储倒是年年披露损益情况。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上交给美国财政部的利润大幅增长,当年为317亿美元,到了2012年则多达889亿美元。
无论如何,超出年进口40%以上的外汇储备都是没有必要的。过度储备政策到底对中国是福是祸,是收益还是损失,以及是否应当对储备政策、汇率政策以至整个货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央行公开信息为前提。
没有透明度,离开了公众监督,什么改革都不可能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