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房价又要涨了
经济学从来不相信主体的政府干预可以改变由客体变量决定的经济趋势。学过社会科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人类面对的最基本问题,主体服从客体则是一切传承至今的文化共同遵守的人类行为准则。即便是“科学发展观”,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本届政府所经历的十年,是国民生活发生巨变的十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居民支出开始由消费品向资本品的转化,也就是由满足食品到住房的转变。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要用毕生劳动报酬的50%来支付日渐膨胀的住房账单。对此,无论是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角度看,还是从强调平等与效率的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都应当为顺应并满足国民这一新的需求增长趋势,也就是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国民拥有自己的住房。
然而,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尽管本届政府不断加码楼市调控政策力度,但结果还是房价连年涨,并且是大幅上涨,一线城市十年前买下的房子如今市价普遍涨了8倍左右。普通居民离住房梦越来越远,甚至租房的代价居然超过了买房。这不能不说是政府主体意识或政策的严重失误。
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政府也不例外。遗憾的是,十年执政原本已给足了纠错的时间,可到了即将换届的档口,本届政府偏偏又一如既往地推出了更加严苛的楼市调控政策。其中的居民出售自有住房所得20%缴个税可谓“新意”十足。
什么是人民反对的,什么是人民支持的,这应当是政府施政的出发点。网上调查显示,近七成参与调查的民众对二手房交易差价征收20%个税持反对意见。
不夸张地讲,此项新政有滥伤无辜之嫌。在许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屡屡超过新房成交量的情况下,出售自有住房的民众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个“小众群体”。除个别人外,绝大多数出售二手房的民众都有着节衣缩食积攒首付并艰难偿付按揭贷款的经历。房价上涨并不是民众的错,出售自有住房主要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要么是生活被逼无奈。
在当前新房房源严重供给不足,将供给大于新房的二手房列入调控范围,显然只能加剧楼市的供不应求,并因此进一步加快新房价格上涨。想想看,在二套房占新房成交不到两成的情况下,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对新房需求的杀伤力,无论如何也远远小于二手房源急剧萎缩的程度。应当说,拒不承认二手房供给在缓解楼市供需矛盾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此项新政除了将政策锋芒错误地对准大众而不是少数炒楼者以至滥伤无辜之外的另一个不容申辩的严重过错。
假如此项新政立即实施,二手房交易无疑将立即陷入冰点。考虑到税务部门厘清真实的差价所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二手房交易何时复苏难以预料。然而,时间越长对新房价格上涨的刺激空间越大。如不出预料,此项新政的最大受益人将是开发商。由于政府同时希望透过鼓励加快开发进度的政策来增加楼市新房供给,这一预期怕是很快就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