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黄金储备市价合计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一半

(2009-06-25 23:30:43)
标签:

财经

分类: 金融观察

清议:黄金已不再是储备工具

 

最近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赞成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网友占接受调查网友总数的85%。大多数人认为,在美元长期贬值预期下,中国的货币储备,应当尽快扭转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工具的格局,转而大幅提升黄金储备的比例。

 

到2008年末,国内外汇及黄金储备合计大致为19639亿美元。其中,黄金储备的比例仅为0.9%,尚不及2000年的水平。

 

表面上看,巨大的外汇储备,上涨的黄金价格,与前景黯淡的美元走势,为央行增持黄金储备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但实际上,中国央行快速提高黄金储备比例的可操作性很低。现实地讲,即使将世界今后每年的黄金产量都卖给中国央行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仅如此,即使把目前世界黄金储备全部加起来计算,其市价合计也不到9000亿美元,仅为2008年国内外汇储备的46.2%。

 

至于有分析说,央行持有更多美元对美国有利,对中国不利,如果中国央行能够持有更多的黄金,则可以改变这一利益对峙的格局。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

 

没错,假如财大气粗的中国央行为增持黄金而介入国际黄金市场,那么,黄金价格必然大幅上涨。但是,由于美国是世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所持有的黄金储备占世界合计的27.2%,因此,金价上涨的受益人,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糟糕的是,央行一旦大举增持黄金,中国不仅不会从中收益,反而很有可能从中受害。这是由于,目前美国和欧元区国家持有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合计的70%。既然这两个经济体都面对长期的流动性困境,在黄金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的时侯,它们注定要抛售手中的黄金。于是,在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起大落的过程中,大举增持黄金的中国注定是输家。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世界进入黄金汇兑本位制之后,黄金便失去了它作为货币的支付功能。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的储备功能也开始瓦解。到如今,国际货币体系完全是由以主权信用为基础的纸币支撑的。进一步说,国际货币体系之所以会用纸币取代商品货币,是由于商品货币的供给增长速度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满足贸易增长对货币的需要。从这一点讲,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根本不可能重新回到商品货币的时代,而不论充当货币的商品是黄金还是白银。

 

必须承认,自布雷顿森里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一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货币波动的,并在波动中与其它主要大宗商品形成密切的比价关系。

 

说到黄金的比价关系,在三个月前金价接近每盎司1000美元的时侯,我曾发出黄金价格将下挫的警告。理由是过去40年来,黄金与原油的比价关系大致在15~20倍之间波动,而当时的这一比价关系在25倍以上。

 

虽然近期黄金价格仍有可能出现上涨,但依然是受到原油价格上涨波动的影响。考虑到09年原油平均价格很难突破每桶60美元,因此,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黄金价格的上限估计在每盎司1050美元左右,换算为人民币大致为每克230元。

 

推而论之,鉴于原油价格上涨足以刺激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因此,未来国际市场的年均原油价格不会突破80美元。这意味着未来的黄金价格最高也不会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而且至少在3年内都不会见到这一价格。即便如此,假如3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5.5∶1,每盎司1400美元的黄金价格,换算为人民币不过是每克247元。就算10年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有可能涨到每盎司2000美元,但是,假如届时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升值到4.5∶1,换算为人民币也不过是每克289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