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议
清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44
  • 关注人气:33,8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鹿心社的逻辑错误

(2009-06-23 20:15:32)
标签:

房产

分类: 房地产

清议:鹿心社的逻辑错误

 

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任何人讲话都要满足逻辑正确的前提条件,而不论发话的人官职有多高,权位有多重。

 

在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一方面承认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却以国内地价占房价比为23%为理由,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说保18亿亩耕地红线推涨了房价,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看来,他的经济学功底很差,对经济现象的判断逻辑混乱。

 

所谓因保护耕地而推高国内房价的逻辑,是指由于不切实际地限制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特别是自2003年以后不断加码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致2005年以来国内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面积持续小于销售面积,以至于在适销商品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出现了房价的上涨。

 

这绝不是空口无凭。依据国统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国内商品房竣工面积为5341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55486万平方米,当年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2006年竣工面积为5583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1857万平方米,当年房价上涨5.5%;2007年竣工面积为6060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77355万平方米,当年房价上涨7.6%;2008年竣工面积为5850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2089万平方米,当年房价上涨6.5%。

 

既然数据显示国内房价上涨与市场供求关系密切,加上政府确实一再表示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给,因此,毋庸置疑,因保护耕地而推高房价的判断显然是正确的,不仅逻辑正确,而且事实正确。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自2002年以来,鉴于土地交易价格的上涨幅度持续高于房价上涨幅度,因此,因土地价格上涨而推高房价,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8年,国内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交易价格年涨幅依次为8.4%、13.0%、11.8%、8.9%、5.7%、13.2%和11.6%,而同期普通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年涨幅依次为4.3%、6.2%、9.8%、8.2%、5.9%、8.6%和7.4%。不难看出,除2006年之外,其它6个年度的地价涨幅均明显高于房价涨幅。由于导致地价上涨的原因同样是供不应求,因此,这也能够支持因保护耕地而推高房价的逻辑。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鹿心社拿不出地价上涨是推高房价主要原因的证据,他的那番话所犯下的是事实错误;如果他承认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对耕地的过度保护是导致房地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的原因,那么,他的那番话就犯下了逻辑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