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储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放贷的

(2009-03-28 00:07:51)
标签:

imf债券

外汇储备

流动性

清议

财经

g20峰会

分类: 财经

清议:外储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放贷的

 

就一国而言,外汇储备,是经由贸易顺差以及吸收外国投资、接受外国政府援助、无附加条件的国际商业贷款及其它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的外国货币净流入,其本质是输入型流动性,并与国内储蓄(包括私人储蓄、企业存款及政府财政结余等)一道,共同构成该国的流动性供给或来源。

 

所谓流动性,是指可支配的货币购买力。按照亚当·斯密关于“货币与财富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同义语”的理论,获取流动性,包括获取来自外国的流动性,在将其用于国内经济活动的情况下,就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

 

在很大程度上,劳动力与流动性,是一国财富增长最重要的两种经济资源。虽然人们所说的GDP增长总体上看是增加就业人数和提高劳动效率的结果。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流动性,不能将满足最终消费需求之外的多余流动性用于投资,增加就业人数和提高劳动效率的目标都无法达成,GDP增长或财富增长也注定是一句空话。

 

考虑到国内储蓄具有一定的弹性,表现为今天的储蓄是明天的消费,而外汇储备在扣除满足现有进口需要后的剩余部分,便成为扩大国内投资最理想的流动性来源。这并不是说直接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投资,而是在国内投资扩张并带动消费扩张之后,将剩余的外汇储备用于扩大后的进口需求,以及为满足未来扩大的进口需求而进行的对外投资等。

 

就来自贸易或外国的流动性管理而言,最成功的范例在英国。历史学家证实,如果没有来自巨额贸易顺差的输入型流动性,英国不可能成就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其实,不仅是亚当·斯密,几乎所有称得上是正统的经济学家,都不会为外汇储备或者输入型流动性给出除“用于国内经济活动”以外的用途。

 

从这一点来说,将外汇储备通过购买储备货币印钞国发行的国债或其它主权级债券,显然是违背上述用途的,本质上是将本国劳动换取的流动性提供给外国,进而“用于外国经济活动”。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新鲜出笼的以外汇储备购买“INF债券”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已知购买美国国债存在重大风险的情况下,继续将本国流动性同样以放贷的形式提供给外国呢?

 

凯恩斯曾说过:外汇储备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囤积的。在此,我要说的是:外汇储备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放贷的。

 

说的再明白一些:中国人民用血汗劳动换来的外汇储备,应当而且必须用来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那种为获取蝇头小利而放贷他人的做法,终究不是神州正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