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中选之后看油价

(2006-11-08 14:39:54)

清议:美国中选之后看油价

        随着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投票活动于北京时间118日晨早时间宣布结束,财经分析人士开始将目光重新对准已持续了3个月的国际油价下跌走势。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一直被美国中期选举所左右的油价下跌短周期很可能就此打住,并伴随欧佩克成员国逐步一致的进一步减产呼声以及伊拉克局势的再度恶化而出现较为顽强的反弹行情,即使美元不会在短期内大幅贬值。

   

        众所周知,伊拉克问题一直被看作是影响本次美国中期选举的首要因素。确切地说,伊拉克愈演愈烈的宗教冲突和反美情绪以及美军在那里遭遇的重大伤亡成为政治评论员及多数美国选民不看好共和党选情的主要理由。为此,过去3个月来,共和党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及相应的资源竭力向公众发布一切有利于挽回美国伊战形象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这始终没有离开油价。对此,我曾在较早前撰写的“油价跌去的是美中期选举政治献金”一文中指出:“正在下跌的油价似乎是共和党竞选最顺手的工具。一方面,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美国人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增强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信心。另一方面,应当说更重要的是,油价下跌可以掩饰美国在伊战当中最大的失策——原本打算以武力征服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然后控制那里的石油储备,增加那里的石油产量,减少从公开市场的采购量,在由此沉重打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基础上增强美国对国际市场油价的发言权。”

   

  实际上,许多美国人也怀疑布什政府为中期选举操纵油价。盖洛普公司上月对1000名美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2%的被调查者相信布什的确是这么做的。

 

  最初用来打压油价的消息是与美国人关系密切的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于7月底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伊拉克石油日产量已恢复到战前250万桶的水平,较大的南部油田的产量正在稳步上升,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国石油产量将接近每日300万桶。人们注意到,在此番讲话一个星期后,国际油价开始下跌。

 

  或许认为上述消息向市场传达的信息还不够明确,或者认为当时油价下跌的幅度还不足以缓解共和党候选人的压力,另一个导致油价继续下跌的消息出笼了。95日,雪佛龙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储量达150亿桶大油田。这一备受质疑的消息一度被看作是能够改变世界原油消耗量增长长期低于探明储量格局的、跨越40多年“大发现”,甚至被认为可以缓解美国原油消耗量的增长压力,减轻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并有望结束国际市场油价长达8年的持续上涨周期。然而,姑且不论这一初步发现的大油田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进行开发,最终的开采成本注定将高于目前的水平,并且要等到2010年才有望正式投产,相对于科学家预测的到2030年世界每年的原油探明储量将减值30亿桶,而每年的原油消耗量将增至400亿桶以上,以及美国2005年原油消耗量为160亿桶,到2050年将增至每年340亿桶的诸多背景情况来讲,上述解读显然是过分乐观了,不能不被理解成为共和党选情造势的工具。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日期日益临近,109日至20日,受美国人控制的沙赫雷斯塔尼再度多次在各种场合散布伊拉克石油产量到20122014年将增加到每日600万桶的预言。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国际油价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新低,同时也创下了25%的本轮油价最大跌幅。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中期选举的计票工作尚未结束,但初步显示民主党已在众议院获得具有控制力的多数席位。可以肯定,不论参议院的主导权是否能够最终掌握在民主党手中,布什政府在接下来的两年执政期内将在美国内外政策上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至少可以断定的是,美国至今并没有在与欧佩克的角逐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不仅是由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世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的趋势不断明朗,以至于欧佩克的地位不断巩固。此外,已有分析师表示,随着民主党势力大增,美元继续贬值已不可避免。这应当被视为除供需因素之外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最主要力量。

   

          接下来,市场人士不得不从怀疑欧佩克的减产决心向关注其新的减产协议转变。欧佩克轮值主席道科鲁本月5日已做出表示,可能在下月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将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几乎一致认为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处于“疲软”状态。委瑞内拉能源与石油部长拉米雷斯已公开表示,欧佩克的战略目标是将油价保持在每桶至少60美元以上的水平。伊朗石油部长卡齐姆也强调,考虑到石油生产成本的上升,石油价格低于60美元是不能接受的。值得注意的是,欧佩克所坚持的一揽子油价高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油价。

   

重要声明:本博客文章除新浪博客外不得任何人以任何媒体形式转载,违者必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刊登请事先征得作者同意。欢迎特约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