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招股风险提示严重不足
按照此次A股发行后总股本121.33亿元和05年度净利润17.09亿元计算,国航预计2.96元的发行价市盈率为21.01倍,远远高于目前大盘股平均水平。尽管如此,这依然不能充分反映其发行风险。
被国航招股书忽视的风险首先是发行前会计期间财务报告披露的完整性。依据惯例,为充分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如果发行时间已超过或接近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法定披露截至日,发行人应当在提供过去三年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另提供最近一期的中期报告。虽然8月9日的发行日距离半年报截至日尚有21天,但拟上市日即8月22日与该公司半年报披露日相距时间甚短。如果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大幅滑坡,或者亏损,21.01倍的发行市盈率岂不严重误导投资者!退一步讲,即使提供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有些障碍,但起码也应当提供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如此担心绝不多余。据民航总局7月25日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航空公司亏损合计25.7亿元,亏损额按年激增343%。几乎人人都在猜测国航上半年难以躲过全行业亏损激增这一劫。在这种情况下,国航招股书漏报最近一期财务报告的做法无法获得公众的谅解。无论如何,投资者有充分了解发行人以往会计期间业绩状况的知情权。不完整披露财务报告,无疑是对该等知情权的践踏。严格地讲,该等财务报告披露已涉嫌违规。
实际上,被国航招股书忽视的风险远不止于此。比如说,在2004年10月溢价收购的山航B(200152)股权,由于被收购公司05年发生亏损,因溢价收购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是否应当停止分期摊销。再比如说,由于人民币曾伴随美元对欧元大幅贬值,是否应当更加全面地揭示汇率风险。如果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可以带来汇兑收益的话,那么,对欧元贬值不会带来汇兑损失吗?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国航管理层有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嫌疑,并涉嫌利用违反内控的手段虚报利润。这当然是更大的风险。依据招股书披露,国航针对应收款项的坏账拨备政策是:“除已计提特别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外,对余下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以账龄分析法计提一般性坏账准备。”经查验,国航所谓一般性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账龄1年以内0.3%、1~2年5%、2~3年10%、3~4年30%、4~5年50%、5年以上100%。毫无疑问,该等坏账拨备政策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管理当局没有任何理由不予执行。
然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国航针对8.73亿元其他应收款确认的累计坏账准备仅为374万元,而按照上述一般性坏账准备计提的金额应当是9628.45万元。由此涉嫌利用违反内部控制的手段虚增当期利润9254.45万元。对此,国航管理层的解释是:“本集团于2005年12月31日的其他应收款中,其项目性质主要包括定金、押金及保证金等,经本公司管理层详细审核后,认为不存在可回收性风险,故此认为不需计提重大的特别坏账准备及一般性坏账准备。”不难发现,该等说明与上述坏账拨备政策严重不符。按照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除非事先经过合法程序加以修订,否则,管理层必须严格执行当前会计政策。
进一步说,如果按照公允坏账拨备比例计算,即1年以内5%、1~2年25%、2~3年50%、3~4年100%,国航同期应确认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可达到20560万元,由此可涉及的虚增利润多达20186万元。
不知出于何等原因,在国航披露的电子版招股书当中,有关应收账款及其坏账拨备的数据被删除。考虑到国航78%的应收款项来自应收账款,不排除其中同样存在利用违反内部控制虚增利润情况的可能性。当然,那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金额。(EORI)
推荐博客
Xvalue投资百科/汇总常识与分析
http://blog.sina.com.cn/m/x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