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吃喝文化---人面桃花相映红 |
附题:米线
说起云南饮食,一定会说到米线。米线,是昆明人,云南人,大众食品。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一天三顿没有腻的时候。咱当初到昆明,由于严重不适应辣椒,整整吃了一个多月的米线。别人吃不惯,我是超爱。愣是在一个月的日子里,体重超标。
米线,有很多种吃法,过桥米线最为有名。除此之外,还有小锅线,大锅米线,炒米线,豆花米线,花样多多,口味各有特色。
过桥米线讲的就是那碗鸡汤,味道极鲜。餐费标准也很多,从五元到上百,各个档次的过桥米线都有。这标准,其实就是配菜上有所不同。大同小异,吃的主要还是这味,还是这米线。
“过桥米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整个云南省,每个地区的吃不都会略有不同,尤以蒙自过桥最为出名。这个故事也就是讲古时蒙自一个书生,寒窗苦读。每日妻子都要过座桥去送饭给书生。妻子疼惜丈夫,一日煮了热腾腾的鸡汤,送去。发现送去的鸡汤被油腻覆盖,汤温还很高。避免丈夫吃到冷饭菜,妻子按此法煮鸡汤,为了不重样,通过多次汤料搭配,丈夫最爱米线这种吃法。后来,丈夫考取状元。这个“状元米线”也就随即传播开来,也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过桥米线”。
小锅米线,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吃的。汤味较重,米线入味浓厚,吃法比较过桥米线要简单的多。早餐,常去吃小锅。
大锅米线,顾名思义,就是大锅煮的米线。与小锅味道皆然不同。如果想吃鲜,可以选择大锅。如果口味重,可以选择小锅。
米线有粗米线,细米线。我个人喜吃粗米线,主要是觉着入味好。细米线,似粉丝,细,吃起来也精道些。按我在昆明饮食喜好,吃云南米线要吃粗米线,吃贵州牛肉米线要吃细。风味决定选料。
米线这些多种吃法,也是不断的改良,不断的发展,不断的适应不同人的口味。
注:这几日咱不在昆明,没法图文并茂,等下次回去,慢慢补来图片,相信一定会吸引住你的胃口。今天暂且落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