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连侠评论:水质的文字  禅定的心(二)

(2010-03-18 13:48:50)
标签:

甘泉

清幽

禅定

香樟树

感动

徐红

诗歌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桃花开了,落了,粉红、柔软、温润的美,花瓣落在唇上,喜悦、惦记在心里,多么温慰,多么欣喜!这样温馨美好的情感,藏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王连侠评论:水质的文字 <wbr> <wbr>禅定的心(二)


 

水质的文字魔力

 


    诗人白雪是驾驭语言的出色的魔术师。那些我们认为已被使用得太多,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文字,一经她的妙笔,就像经过了甘泉的淘洗,重又变得整洁光鲜、神清气爽了。很多个夜晚,读《水的唇语》,如置身于清幽的山谷,听山泉叮咚,听溪水轻吟;我一遍遍用目光抚摸着这些纯粹、干净、温润、美好的句子,感念着诗人的语言天赋和才华。诗人有着很好的母语修养,她的魔力还在于把我们本已熟悉的语言不着痕迹地织进流动的水中,不仅仅是一首首诗,还变幻成一幅幅画,一段段乐曲,变幻出一个个崭新的、让我们惊讶的境界,她把诗歌变成了礼物,慷慨地送给了我们。被阅读唤起的那种绵长的感动,就是我们与它们相见的最好方式。

 

    光晒过的草地松软/我很安心河岸边的雪很白/水摇晃着/一些影子/澄明的时刻/一只斑鸠/从枝头飞过/我转过身/宁静空无一人/果子飘散着甜味/陶罐的水溢出。”(《睡眠》)简短的几句,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静谧和谐的图画:阳光、草地、河岸、白雪,一切都是安静的,似乎是凝然不动的;“一只斑鸠”飞过,打破了静,更反衬着周遭的静和心灵的清幽闲逸。这样一个奇妙的瞬间,表面上无限的幽静,内里却蕴藏着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摇晃”“飞过”“飘散”“溢”,诗人攫住这些动词,在幽静安恬的气息中展示了一种富有生命觉醒和冲动的充满生机的春之气息。整个画面构图均衡,色彩层次鲜明,基调明快柔和。

 

    歌不是生活美的复写,它还要充分表现审美主体的灵智之美,用诗人创造的想象赋予言辞以灵动和生命,并给读者留下驰骋联想的空白。因为作品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是与读者的欣赏这一审美活动分不开的。正如德国接受美学创始人沃尔夫岗•伊赛尔所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从而实现他作品本文的意图。”如果一场戏满台人欢马叫,一幅画满纸烟云不留余地,一首乐曲全是急管繁弦,那么不仅不能刺激读者的想象,而且违背了读者审美心理的规律。白雪的诗歌擅长留白,常常有意无意地避免平顺板滞的连接,跳开繁冗文辞的泥泞之途,使诗歌的语势灵动而跳脱,呈现语言的弹性美,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的节制在石头里/我的石头清凉/春天浅草已没马蹄/宿命的石头在你必经的路上/我是一块笨拙的石头/叶子转动到背面/我在阴影里/阴影的迷醉在石头里/薄暮四合/水边的树叶沙沙作响/我不能告诉你/我是怎样舍不得你”(《微语》)这首诗可以看作一首情调忧伤缠绵的爱情诗。诗人构思奇妙,选取不会说话的“石头”作暗喻,来表达对意中人的期待、迷恋与不舍之情。语言极富暗示性,韵味悠长。至于“石头”“叶子”“阴影”各指什么,诗人替“石头”对谁“微语”呢,是叶子么,诗人并不挑明,而是留给读者去思索、想象、回味,朦胧迂曲,含蓄蕴藉。“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黑格尔),诗人用含蓄凝练、内蕴深广的寥寥数语常常胜过空洞浮泛的万语千言。 “时光之外,一些笛声很轻/一些美好的过程,一些绿,一些黄/被最先触摸到的,一些缓慢,犹豫//我来过。照料过,也被看顾/更深入的秋天,秋天善良着,散发甜蜜//我悉心向神,因为神借你的口说出/爱。苦渡的海,潮汐退去的沙滩//一些不曾回望的暖,被层层包裹/一些灼烫,一些怀旧和美德”(《一些》)极简短的句式,循环往复,唱叹生情;断片式的诗化语言,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留下了大片空白,让读者的审美想象去补充。“这粉红,这柔软,沉醉/桃树落下的花瓣/我真的喜欢/留下的核真好,惦记着真好/飘落的花瓣粘在我的唇上/没有说出的话真好” (《温润》)桃花开了,落了,粉红、柔软、温润的美,花瓣落在唇上,喜悦、惦记在心里,多么温慰,多么欣喜!这样温馨美好的情感,藏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不说出来,真好!

 

    诗人的语速非常节制,节奏舒缓从容,一首首诗如一支支低低回旋的小夜曲。“诗歌是一种慢”的理念在她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即使是相对整一的句式,诗人也很注意内在节奏的回环往复,连续与断裂的张力处理得不露痕迹。“月牙儿很轻/照在河滩上的芦苇上很轻/风吹来了,柿子树、银杏树/香樟树上的叶子就会变得凉凉的/在水草丰美的安徽/在河滩/一个人的孤单很轻//水的气息很轻/很轻的一切.那么轻/这是我喜欢的/我喜欢轻轻地靠着这些树/肩膀上的依靠/那么轻//很轻的事物/轻得肉眼看不见/很轻的感觉无法忽略/很轻的夜/想着远方/在我周围,这些柿子树、银杏树/香樟树这么快乐,长得这么好/落下来/一些很轻的伤痛/都不像是真的”(《很轻》)整首诗好似纯粹透明的晶体,晶莹透亮,不含一丝儿杂质;诗句整齐中错综变化,回环复沓,抑扬顿挫,又如叮当作响的流水。月牙儿很轻的夜晚,很轻的孤单,很轻的思念,很轻的伤痛,轻轻袭来。诗歌缓慢的节奏、轻灵的韵律,与整首诗柔和的色调、静默的氛围非常吻合;在叙述角度上,远近交织,近处的一切无不真切细腻:柿子树、银杏树、香樟树的叶子清晰可见,远处作为背景、融为一体的月色和河滩尽显朦胧之美,局部的精细与整体的宏阔互为补充,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慢慢地推进,从外在的客观景物转入内在的主体视角,“我”直接出场,实现了感性和理性间的和谐统一。

    短诗的写作容易顾此失彼,为了呈现某种细嫩线条一样的妩媚和动感,只好放弃对另外一些细节的打磨。白雪的诗则不然。诗人具有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高强的驱遣力,她善于在打磨细节的同时,营造流动的诗意氛围,使诗歌呈现出音乐的流动美。“我还回来,沿着麦子、葵花/和苹果的道路/进入草地秋天的腹地/那幽深还在吗/村庄升起温暖的炊烟/那首圣洁的歌,被偏僻的山道唱了又唱/四周苍茫/湖畔是白鹭衰草/白杨树下的姑娘还在吗/此去经年,成熟的果子分割了晨昏/相思的瓤,吹弹即破的皮/饱含的汁液是多么忧伤”(《经年》)诗句明朗又含蓄,既有古典意韵又有现代气息,有着浓郁的民歌韵味。诗人乡愁漫溢,几回回梦里回故乡。曾经熟悉的人,曾经流连的景,曾经的故事,还依稀从前么?这年年岁岁的流光,这渐渐远去又深深印在心上的故乡啊!忧伤的情绪,溢满我的情怀!诗歌宛如一阕梦幻曲,间隔押韵、中间变换,声情相切,和谐柔美,烘托全诗的情调和气氛,加强抒情的强烈性,获得声义相谐之美。“我所期待的,要慢慢的开/黄的,粉的,丰润的,细碎的/菊花开在远处/一群鱼儿潜入了水底//我这样慢慢的想你/那些花儿,小的,美的,新生的,善良的/这一切都不是静止的,这让我感到安慰”(《我这样慢慢地想你》)美丽的文字,美丽的诗。诗人是一尾游动的鱼,在柔软灵动的水里,用她的文字缓缓呼吸。

    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里说:“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够写出十行好诗。”是啊,即使在今天这样诗歌环境并不太好的时代,我们依然不缺乏诗的产量,我们缺的是这样的诗歌精品。“有人点了火/在煲一锅好汤/加入食材、水、调料/煮开/撇去浮沫/后文火慢炖/很安逸/火不太大/也不太小/柴的多少恰到好处/慢慢地,灶上飘起好闻的香味”(《爱情》)爱情如此,诗歌亦如此。我愿意慢慢地长久地等待,等待“好闻的香味”飘起,等待诗人更多的好诗慢慢熬煮出来。(待续)

 


   作者简介:王连侠,笔名奚水。市报社副总编,70年代作家。
    文转自
清清溪水博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