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姐妹情深——作家王凤英解读白雪的《是多年前的那场雨》

(2007-12-02 12:21:57)
标签:

美好

文化

阅读

图片

徐红诗歌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谢谢美丽的花瓣雨! 那天傍晚突然看见这个评,感动极了。天黑了,一个人呆呆的坐很久。......是的,无论时光如何流转 ,年华如何更叠,“姐妹情深”永远。  徐红 

姐妹情深——作家王凤英解读白雪的《是多年前的那场雨》

 
 
 

 

       姐妹情深——读白雪的《是多年前的那场雨》

文/ 花瓣雨(王凤英)

 

 

 

  可以说,白雪是我最喜欢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不仅空灵、柔美、纯净、温暖,而且意寓深远!总之,读白雪的诗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一直想为白雪的诗写点什么!却又一直不敢贸然下笔,因为那些为白雪写诗评的人一个比一个不简单,而我却只是个无名小卒!然,“是多年前的那场雨”唤起了我写下去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童真的年代,或美好或伤悲,当然,白雪也不例外,应该说在白雪七岁那年,是令人艳羡而美丽的,你看:“干草垛散发着稻香。/灶火很暖,米粥正香浓。/姐,我们从冒着火星的草木灰里/掏出滚热的红薯。/吃得一嘴一脸黑乎乎的。/那时候我七岁,你十一岁。可以想象,那一刻的白雪生活是多么的香甜,因为有姐姐的相伴,生活好幸福!好温暖!所以白雪禁不住感叹:“这样的日子真好!”

  甘蔗甜,甜在根上,妹的甜,甜在心底!“姐,小时候数你最疼我,/什么都让着妹吃。/一颗水果糖,/也是剥开糖果纸我们一人舔一小口。/姐,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你眼泪汪汪的样子,我都记得。/甘蔗甜,甜在根上/年幼的你始终忘不了/我这个三岁离家的亲小妹,/姐,我都记得。是什么原因使三岁的白雪离开了家呢?是多年前的那场雨吗?白雪似乎没有交代清楚,但惟独姐姐的好,却记得清清楚楚! 

  什么都可以舍得,再没有什么舍不得。可是,“姐,其实妹最舍不得的人是你。/你单薄,又那么忧郁。就这样姐疼妹,妹怜姐,这人间的真情,不能不让人感动!我们不禁开始诅咒:“多年前的那场雨,为什么要让她们姐妹各分东西?难道你对她们就没有一点点怜惜?难道你不为她们骨肉分离而哭泣?

  好在,有别离就会有重逢!“那一年秋天,我返乡,/姐来看她十年未归的小妹。/姐每天晚上都来,/陪她因病哑了嗓子的小妹说话。/姐很瘦弱,/瘦得只剩一双大眼睛。/姐一个人轻轻说着,/姐的大眼睛一直看着妹。/姐说话的时候,/两个更小的影子掉在地上,/呆呆的,/静得听得见十年前的心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需说什么,其实妹一直在姐的眼睛里,姐一直在妹的心坎上!

 

 

 

附徐红诗四首:

是多年前的那场雨

     徐 红

 

 

 □这样的日子真好

 

干草垛散发着稻香。

灶火很暖,米粥正香浓。

姐,我们从冒着火星的草木灰里

掏出滚热的红薯。

吃得一嘴一脸黑乎乎的。

那时候我七岁,你十一岁。

 

2007年10月24日

 

□那一年秋天

那一年秋天,我返乡,
姐来看她十年未归的小妹。
姐每天晚上都来,
陪她因病哑了嗓子的小妹说话。
姐很瘦弱,
瘦得只剩一双大眼睛。
姐一个人轻轻说着,
姐的大眼睛一直看着妹。
姐说话的时候,
两个更小的影子掉在地上,
呆呆的,
静得听得见十年前的心跳。

2007年11月17日


□甘蔗甜,甜在根上

 

姐,小时候数你最疼我,

什么都让着妹吃。

一颗水果糖,

也是剥开糖果纸我们一人舔一小口。

姐,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

你眼泪汪汪的样子,我都记得。

甘蔗甜,甜在根上

年幼的你始终忘不了

我这个三岁离家的亲小妹,

姐,我都记得。

 

2007年10月24日

 

□舍得

 

一直以为,什么都可以舍得。

一直以为,再没有什么舍不得。

这是命里注定的事情。

 

姐,一直没能喊你一声姐,

从小到大,妹就是个

一说话就害羞的人。

 

姐,其实妹最舍不得的人是你。

你单薄,又那么忧郁。姐,

多年前的那场雨,让我们不得不各分东西。

 

2007年10月24日

 

(以上全文转自:花瓣雨的BLOG

 

作者王凤英:其作品在《中国电视报》《中国广播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社会报》《中国信息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安徽日报》《工人日报》《青年报》《山西日报》《今晚报》《经济日报》《美国侨报》《羊城晚报》《云南日报》《山东青年》《大众健康》等全国400多家报纸副刊杂志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