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书评
  
  一年好书君须记
  黄耀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刻。放眼2011年的图书市场,哪些图书最惹人瞩目、最值得珍藏?本文试图以不同时事背景为参照,回顾一下本年度图书的热点所在。
  2011年
  元坤:换种眼光看日本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及海啸,当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日本之时,元坤的《第三只眼看日本》也应运而生。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温和、理性、宽容的态度,对日本的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等作了全面的剖析,展示了日本各个方面的独特魅力,深刻分析了日本的优缺点,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日本民族与社会的全景图。日本在元坤的笔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马尔克斯:人性深处的孤独
  44年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横空出世,震惊世界文坛,44年后的5月30日,《百年孤独》中文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为这部文学经典再添花絮。《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它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描写了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衰落和消亡的过程,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该书还融入了神话故事、宗教典故和民间传说,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读来令人眼花缭乱。
  谢春涛:风云激荡的历史
  7月1日是建党90周年的伟大庆典。为了庆贺党的生日,一些有关党史、党建的理论著作、通俗读物、连环画等图书相继面世。由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大量引用外国媒体、中国问题专家的评述和历史图片,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13个重大党史问题,准确地进行了一一解读,揭示了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历史必然,使党史变得更加生动可读。
  张炜:追寻文学的精神“高原”
  8月21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刘震云,凭借自己的实力,分别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中,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名列榜首。该书气象恢弘、意蕴深厚,主人公高扬仁爱、悲悯、大德大美之情,游荡于广袤大地,苦苦追索着自我、民族、人类生存的精神“高原”。作家以宏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始终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了一幅气象万千的精神图谱。
  王兴东、陈宝光:百年之后忆辛亥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由王兴东和陈宝光联手撰写的《辛亥革命》一书,着力讲述了辛亥革命前后错综复杂的时局背景,展现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林觉民、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风云人物,再现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等重大历史事件。本书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真相的最好文献。
  沃尔特:世间再无乔布斯
  依然是10月,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几乎同时,《史蒂夫·乔布斯传》也开始在全球发售,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曾在过去两年与乔布斯面对面交流了40多次,采访了乔布斯100多位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和同事,本书就在这一基础上撰写而成,记录了史蒂夫·乔布斯精彩的人生,犀利激越的性格,追求完美的激情,创造个人电脑、动画电影等6大产业的前无古人的成就,为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乔布斯。
  卡扎菲:强人背后的另一面
  10月20日,利比亚革命警卫队上校、前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身亡。《卡扎菲小说选》共收录卡扎菲在世时创作的12篇短篇小说和思想随笔,较为全面地表述了卡扎菲对工业化文明、历史文化、死亡和伊斯兰世界的看法。阅读本书将使我们看到强人精神世界的另一面,由此,我们更能清楚地了解他的世界观。
  孟非:生活需要随遇而安
  或许10月注定是个悲喜交加的日子,《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在自己40岁生日的大喜日子里,隆重推出首部个人自传《随遇而安》。在书中,他用散文化的方式动情记录了过去四十年的生活:重庆的童年生活,那些爱他的亲人、美食甚至一碗重庆小面,黑暗的高中生活,高考落榜后的彷徨……所有这一切,最终被孟非浓缩成了4个字“随遇而安”。“安之若命,随遇而安”,这正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阅读    收藏 


https://epaper.zjgrrb.com/html/2024-07/19/content_2852811.htm?div=-1

盛夏荷花开满塘

  正值盛夏,和风徐来,莲叶田田,菡萏妖娆,莲花怒放,荷香四处飘逸。或许,在这酷暑难耐的夏日,只有来到故乡的荷花塘,看到这些娇艳美丽而又纯净的荷花,才会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乐趣无比。
  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尤其那些湿地公园的湖水里,每到夏天,荷叶就会悄悄地从水底伸展出来,像一幅待展的画卷。随着温度一天天的飙升,荷叶便会铺满了湖面。一眨眼功夫,荷花也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脑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舒展开两三片花瓣,又过了三五日,整个湖面的荷花便开得不管不顾茂盛起来。远远看上去,一泓碧水,满塘碧荷,朵朵荷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娇美动人,那景象仿佛是一幅铺展开来的画卷,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碧水蓝天,荷花艳艳,满湖荷花娉婷玉立成故乡夏日的迤逦。于是,在一个微风习习的下午,我们信步走进故乡一个最大的湿地公园。瞧,宽阔的湖面上,早已开满了一朵朵美丽而圣洁的莲花,它们层层叠叠,宛如一群舞动的少女,婀娜多姿地展现在阳光下,散发着清新脱俗的气息。它们的颜色有浅粉、桃红、纯白等,清新淡雅、纯净如玉、分外绚丽。
  荷花,被誉为“水中仙子”,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其美丽的花卉。它的风姿绰约,卓尔不群,自古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难怪曾引来无数诗人为此吟诗作赋:“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隋朝诗人杜公瞻笔下的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水中,多姿多彩,极尽妖娆富贵之气。“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北宋诗人周敦颐对荷花也不吝赞美之词,他的诗虽然寥寥数语,却映衬出荷花与百花不同的品格,讴歌了荷花的清纯与素净,抒发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为我们展示了荷花高贵而美丽的风采。
  荷叶翩翩,荷花婷婷,水鸟野鸭嬉戏湖中。循着湖面上弯弯曲曲的观景长廊,我们一边观赏着眼前的美景,一边听着身边人的讲解:荷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大的食药价值。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其实最传统的当属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等,而且它还有养心安神、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减肥瘦身等功效和作用,因此我又多了一层对荷花的喜爱。
  俗话说:“鲜花还需绿叶衬。”荷花在碧绿荷叶的陪衬下,越发的多姿而娇艳。一阵清风吹来,一朵朵的莲花随风摇曳,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芳香。在这如梦似幻的画面里,会使你仿佛置身于一种美妙的仙境里。
  傍晚时分,迷离的彩灯璀璨了整个湖面,这时,湖的中央开始升腾起一团团的迷雾,一片硕大的荷叶中间一朵朵荷花娇艳欲滴,既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脾,仿佛是凌波仙子们身着粉裳翠裙,毫不吝啬地向人们展示着它倾世的风姿。
  “快看,那朵莲花多美啊!”这时候,不知谁大喊了一声,把我从幻觉中惊醒了过来,循着手指的方向,一朵鲜艳的荷花含苞欲放,清丽可人,看上去是那样的高贵而典雅。我突然想,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正是体现了它高贵的品质吗?
  我爱荷花,不仅爱它的婀娜多姿,清丽可人,芬芳美丽,更爱它圣洁而高贵的品格。

阅读    收藏 
分类: 诗歌

 四季

  

  仿佛一只上了发条的陀螺

  在岁月的舞台上旋转

  你说到底哪一场表演

  让人更倾心相投

  

  春天 一棵嫩绿的小草和一朵小花

  从梦中醒来

  凌乱了一城人的心绪

  夏天 太阳以酷热的烈焰之光

  灼烧你清冽的眼神

  让心中的秘密无处躲藏

  

  秋天 风吹过四野

  将最后的一片落叶

  揉进思念的呓语和叹息

  冬天 皑皑白雪

  还有那无端点燃的爆竹

  将一场仪式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其实每一场表演

  都无可挑剔不可或缺

  因为每一个季节里

  裹挟着一年初始的甜蜜和梦想

  

冬天的序曲

  

  是谁手握乾坤

  一夜间将岁月的季节更替

  落叶如纷纷扬扬的音符跌落一地

  弹响冬天的序曲

  

  风像一匹奔腾的野马

  撕扯着大地枯寂的身躯

  让满目苍凉的思绪

  凋零缱绻无边的寒意

  

  一蓬蓬野草

  潜藏进广袤大地的胸怀

  化作丰腴的记忆

  等待春暖花开的荣耀

  

  秋虫已深深入梦

  山川披上厚重的羽绒

  抵御萧瑟的寒风

  期盼生命里一朵花的觉醒

  

阅读    收藏 
分类: 诗歌
  四季
  
  仿佛一只上了发条的陀螺
  在岁月的舞台上旋转
  你说到底哪一场表演
  让人更倾心相投
  
  春天一棵嫩绿的小草
  和一朵小花从梦中醒来
  凌乱了一城人的心绪
  夏天太阳以酷热的烈焰之光
  灼烧你清冽的眼神
  让心中的秘密无处躲藏
  
  秋天风吹过四野
  将最后的一片落叶
  揉进思念的呓语和叹息
  冬天皑皑白雪
  还有那无端点燃的爆竹
  将一场仪式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其实每一场表演
  都无可挑剔抑或
  不可或缺
  因为每一个季节里
  都裹挟着一年初始的甜蜜和梦想
  
  
  轮回
  
  那一世
  你倾尽芳华
  蓬勃出最深情的叶
  燃尽了相思
  只为遇见最美的你
  
  这一生
  你摇曳生辉
  缤纷出最绚丽的花
  倾尽了衷肠
  只为与你共赏一季的风景
  
  只是短暂的相逢
  犹如一帘幽梦
  于是将一抹牵念
  埋入深秋
  一起等待下一季的轮回
  
  
  
  四季2019年12月9日《大同晚报》发表
  
  http://epaper.dtnews.cn/shtml/dtwb/20191209/97183.shtml
  
阅读    收藏 
分类: 诗歌

  春天的脚步
  王风英 
  
  麦苗挺直了腰杆
  小草探出了稚嫩的脑袋
  花儿更是理所当然地与万物争宠
  我知道我再也没有能力
  阻挡春天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很轻很轻
  轻得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
  摇摇曳曳悄无声息
  春天的脚步很暖很暖
  暖得让冰雪再也无所遁迹
  
  于是 我沿着春天的脚步前行
  看一路烟波浩渺 水草如黛
  桃红梨白 蝴蝶轻舞
  风 带着些许的温热前来助阵
  惊得河边的柳枝瞬间也长发依依
  
  当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近
  擎一把春日的阳光在心中
  将一冬的思绪
  斟满了春红
  让春天的诗句与我共饮
  
拥抱春天
王风英


 

倏忽之间
春风以舞蹈的姿势
迅速占领了山坡
绿色从枝头开始蔓延
仿佛将整个世界晕染


 

花儿也不甘寂寞
将一抹抹鹅黄
一团团红粉
一簇簇雪白
在天地间任意涂抹


 

花蕊在心底浅吟低唱
唱响了万紫千红的嫣然
于是 在飘逸的款款馨香里
我用匍匐的姿势
拥抱向往已久的春天


阅读    收藏 

在日本感受端午

2010年06月25日 17:4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http://www.chinanews.com.cn/fileftp/2010/04/2010-04-23/U76P4T47D13180F981DT20100423110629.jpg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那年,旅日的表姐身体不好,让我过去照顾她,便在日本居住了一年有余,期间在日本体验了一个别样风味的端午节。

  日本的端午节实际上又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走在街上一路可以见到许多日本人家在房顶或院子里挂起了鲤鱼旗,那些色彩鲜艳的各式鲤鱼旗在空中下随风飘舞,令人心情愉悦。据说,此举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地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

  不过,日本的端午节还是从中国传入的。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纪念屈原而吃糉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而在日本,则变成阳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演变成了男孩节,为了避邪而吃糉子、柏叶饼和挂鲤鱼旗。

  为了让我亲身感受一下日本的端午节,表姐专门带我到邻居尹川家里去坐客。一进家门室内立刻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屋子中央的支架上,摆设着一些卫护神或武士类的人形,作为吉祥物在供奉,意在祈望男孩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另外,为了避邪,尹川还将菖蒲插在屋檐下。

  说到避邪,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相传: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的魂化成一条毒蛇,不断地加害于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帽,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日本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

  来尹川家之前,从表姐那里得知尹川有两个儿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两个孩子脱去平时的便装,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在纾缓的音乐下欢呼跳跃,好不快活。

  我急忙拿出早已备好的礼物,两个惟妙惟肖的武士类玩具,这是我和表姐在商店里精心挑选的,分别送给尹川的两个儿子,意在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祝福两个孩子将来长得像武士一样英武。两个孩子收到礼物后也显得格外兴奋,连声地说着:“谢谢!”知道我们要来,尹川一家在餐厅里也早已准备好了一种用当地栎树叶包的豆馅糉子,吃时蘸些绵白糖,又甜又可口,此外,餐桌上还备有柏叶饼和咖啡、菖蒲酒等。席间,我们一面品尝着美食,一面谈笑风生!尹川的两个儿子还不时给我们表演日本歌舞,使这个节日更平添了几分异国的风味。在日本感受端午节,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深感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汇却源远流长。

  (摘自《大公报》 作者:王凤英)

阅读    收藏 
分类: 诗歌
  薰衣草

  
  山花的烂漫诉说着秋的神韵
  
  你的等待如舞蹈的熏衣草
  
  漂浮的思绪在心中缠绕
  
  轻风拂过泛黄的柳枝
  
  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小河边原野上
  
  那一片薰衣草
  
  梦里,都会荡漾着你的味道
  
  不能风化的思念
  
  在晨曦中掀起紫色的裙角
  
  
  
  紫色燃亮的世界
  
  有你纯真的笑容
  
  倾城的彼岸花开
  
  也迷失在这紫色的梦里
  
  那是你倾其一生的爱情
  
  
  
  花瓣雨
  
  
  
  一场冷雨被打入秋的深处
  
  突然开始怜香惜玉
  
  那些盛开的花儿啊
  
  注定又到了跌落的季节
  
  
  
  一片两片三片
  
  飘至悲戚
  
  却又像一场
  
  蓄谋已久的花瓣雨盛会
  
  
  
  是天女撒下的花雨
  
  还是黛玉葬花洒落的愁绪
  
  是一朵圣洁的莲花
  
  一支娇艳的玫瑰
  
  一株迷人的玉兰
  
  一簇赏心的花蕊
  
  
  
  开就开得轰轰烈烈
  
  落就落得潇潇洒洒
  
  纵然花如雨雨如泪
  
  你依然在每一场花雨里沉醉
  
  
  
  向日葵
  
  
  
  穿越时光的隧道
  
  我窥见一抹金色的霞光
  
  那是你深邃的笑颜
  
  
  
  凝视金黄的果实
  
  总是让人想起梵高因为
  
  你是他画笔下不灭的灵魂
  
  
  
  转动自己的身躯
  
  追随挂满天空的阳光
  
  心灵瞬间就会被照亮
  
  
  
  就算弯曲着脊梁又怎样
  
  不过是你奋力托起的一片
  
  光明和希望
  
  
  
  蒲公英
  
  
  
  一棵伞状的黄色小花
  
  开在陌上
  
  风沿着小河徐徐吹过来
  
  就像一粒粒种子剥离了母体
  
  
  
  为了寻觅一个答案
  
  为了曾经的年少轻狂
  
  在风的指引下
  
  飞过蓝天白云
  
  
  
  风是你豪华的座驾
  
  雨是滋润你的温床
  
  一粒小小的种子
  
  从此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花瓣雨(组诗)2020年10月《林业与生态》https://mall.cnki.net/eread/mall/maga/HNLI202010.html
阅读    收藏 
      花瓣雨新书《你是我温暖的依靠》已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各大网站,以及新华书店全面上市,这是一本充满爱、温暖、力量与希望的书。敬请大家关注、支持!
      
当当:http://search.dangdang.com/?key=&act=input
  亚马逊: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http://s2/mw690/001lyUUNzy7lIFyAdxfa1&690
字里行间的温暖
——读花瓣雨《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郑俊甫
  
  认识花瓣雨的时候,我们都还是一个文学论坛的“爬虫”。爬格子的快乐是很容易感染的,也很容易一呼百应。积聚在一个论坛里,像是待在一个屋檐下的雏鸟,叽叽喳喳总有共鸣的时候,但也总想着飞,总想着把一行一行爬出来的东西糊上墙,让更多的人看到。

  花瓣雨的字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字里行间洋溢的温暖。很多写字的人,喜欢高冷,喜欢玩弄技巧,就像喜欢棍棒的人总是热衷于把一招一式舞成花拳秀腿。看上去很热闹,很是让人眼花缭乱。但什么用也没有,除了热闹。

  花瓣雨像是一个热衷于捡拾贝壳的孩子,那些生活路上的贝壳,都被她一一捡起,然后串成珠链。生活是有温度的,那些珠链自然也是有温度的。一篇两篇,一年两年,等待的花苞终于绽放。

  花瓣雨说,她喜欢花开,喜欢微风吹过花落如雨的样子。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也会生出黛玉葬花的忧伤?读她的文,显然不会。她是乐观的,坚强的。有女性的柔情也有女性的韧性。这些都体现在她的文里。她写亲人,亲人的一次细微的体贴一声温暖的问候,她都融进自己的血液里,流淌成感恩和感动;她写朋友,朋友的帮助能让她恨不得涌泉相报;她写爱情,那些坎坎坷坷的故事历经磨难,总会修成正果。

  为什么不呢?女人天性的柔软和温暖,为什么不能传递给更多的人呢?从这方面来说,花瓣雨更像一个文学的布道者。她挎着一个大大的布袋,一边行走,一边捡拾,一边给捡拾的东西输入爱和温暖,再一边播撒。

  十多年,很多当年一起写字的那帮青年,这样那样的原因,有人半途拐弯了,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她不一样,她像是把文字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你是我温暖的依靠》是我读到她的第二本书了。米黄色的书封,斜阳静暖,两只猫充满期待地等在路口。它们是在等待家人还是归来的主人?我觉得是在等待温暖。

  翻开书页,一任墨香泛滥。那些字,我是熟悉的,在它们成书之前,它们的主人就让它们先温暖了我,先点亮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是愿意再坐下来,在一个温暖的午后,翻开它们,一任温暖流淌。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段文字:“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那些无法更改的初时的模样,都是拜文字所赐吧?而且是温暖的文字。

  我坚信,阅读《你是我温暖的依靠》一书,每一段文字都能带给你心灵的启迪,每一个情节都能带给你美的历程,每一个温情故事都能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让你久久共鸣。穿行在整本书的情感时空,那些凡俗却又温暖、浪漫而又伤感的故事,都能成为你心灵的交响。

  (《你是我温暖的依靠》一书2018年4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字里行间的温暖(《平原晚报》2018.06.30)
     字里行间的温暖(《北海日报》2018.07.22)

作者简介:

  郑俊甫,生于70年代一座豫北小城,动则性喜游山玩水,静则居家读书煮文,迄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词等60余万字。多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刊物转载并入选多种选本。作品《是谁害了颜渊》入选《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现居一家小机关,为稻粱谋。


http://s3/mw690/001lyUUNzy7nyT3FSeu62&690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