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月刊》访谈徐红:一打开便是远方

(2007-04-06 17:10:04)
标签:

《诗歌月刊》

诗人访谈

中国诗人

徐红

文化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诗歌应该体现人性之美”。。。

“不管多么遥远,不管时光是否老去,爱依然鲜活如初。”

                        --徐红                          

《诗歌月刊》访谈徐红:一打开便是远方            
        
                  
      诗歌月刊》访谈徐红一打开便是远
 

时间:2007年2月4日

地点:北京&安徽

采访人:  阿翔(编辑、诗人)

被采访人:徐红(白雪)

 
 

     阿翔:谈谈你的出生、经历好吗?一个人的生活对她的写作肯定有着莫大的关系。
    徐红:好的。那过去了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出生在安徽天长,我的童年是在大山里度过的。在大学我读的是经济系,毕业分配到职业学校教了两年书,后来通过全市干部选调考试被选调到政府监督机关工作。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我是个书呆子,一看书就什么都忘了。坎坷难忘的童年,尤其是从幼年时就经历了骨肉分离的痛,那些记忆在我的内心深处是无法磨灭的。喜欢穿粉红衣服整天捧读着书的少年的我,字里行间常流露出深情、忧伤和渴望,是阅读和写作让我感到温暖。
    中学时代我在《辽宁青年》发表处女作,开始了我的“青春写作”。我最早写的一首诗歌是《五月的蔷薇》,只有十行,开头一段也仅有两句话:“我从无边缄默的四月走来/静静地站在你身边。”是很纯很质朴的那种,没有什么雕琢,当时写完后就一直存着,没敢拿出来。直到数年后在安徽大学上学,才在《诗歌报》刊发了我的照片和组诗,《安徽大学校报》也专门发了对我的评论文章。1989年荣获《诗歌报》“首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三等奖。我的文章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陆续被选入一些作品集,被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阿翔:其实我在80年代读过你的诗,那时我订了《诗歌报》。我想问的是,是什么触动了你的第一次写作灵感?
    徐红:我这个人比较多愁善感,做人比较内敛,外表坚强,其实内心很脆弱。对于写作,当时也就是觉得要写,非写不可,内心的情感需要宣泄,就写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觉得写作能让我更深入地感知这个世界,让我乐观、宽容和平和。尤其是诗歌,能使一切鲜活起来。那种细腻深入的感觉是我喜欢的好的感觉。


    阿翔:很多女性一写诗,通常是会写到爱情方面的,呵呵。你在大学时期谈过恋爱吗?
    徐红:呵呵没有。那时专业课程排得很紧,自己还担任着安大学生组织“社会学社”的副社长,又是中文系《大学时代》的特邀编辑,课余时间要忙着写稿,上音乐课,没有时间考虑其他。


    阿翔:后来你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你的工作生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你还写不写作?几乎我在90年代很少看到你的诗了。
    徐红:是的,在90年代很少往杂志发表,但一直在写。比较多的是写新闻、经济理论文章和散文,在省报上刊发。其间,安徽文艺版《青春无语》、《一行诗人作品集》、辽宁人民版的《赠你一瓣心香》也分别收录了我的诗文。


    阿翔:你的生活里有什么事件对你的写作影响很大?比如一段爱情或者一个人,他改变了你对人生和诗歌的看法。
    徐红:对我的写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或者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生活着,是美好的,生活给了我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也总傻傻地想,也许将来飘雪的季节有人看到我写的诗句还会想起我,会轻轻叹息。


    阿翔:你近年的诗歌大都是清明宁静的,与以前忧郁伤感的风格似乎有很大的区别。你何时超越了这个阶段,打开一个新的诗歌境界?
    徐红:我想我一直都在热爱着生活,一直都想表达我的热爱,很多话都埋藏得很深,所以才会那么忧郁伤感。近年的西部之行应该是我的写作和人生产生好变化的一个契机。置身于辽阔的草原、充满佛性的雪山圣湖、苍凉的沙漠和戈壁,生长希望的绿洲……,尤其是在亲历了经幡浩荡的圣地青藏高原之后,我被深深打动,真的觉得有一种灵魂受洗的美好,返璞归真的美好。真的觉得什么都可以放下。青藏高原是人间的净土,天蓝得能融化一切,什么都不用说,明澈的蓝天就已经让我热泪盈眶。
    我怀念着那里。我最近也一直在写关于圣地高原的诗歌散文,感觉到高原那苍茫的声音是如此真实地穿越时空,带着寂夜的孤独和灼烫。
    青藏高原的人民因为承接了上天赐予的更多的苦难和磨砺,更渴求光明和智慧。也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信仰的追求真的是灵与肉的呐喊,血性的呐喊,西部高出天空的,是光明和信仰。我想,在高原我找到了一种人性的回归。
    如今我越来越喜欢安静的感觉。世界如此灿烂辉煌,而我却只能用“安静”和“甜美”来形容它们。美好的爱在灵动,而不倦的守候是寂静的。
    能安静地回到本真,回到澄澈的内心,是多么好。是的,“我来过。照料过,也被看顾”。努力过,认真过,相信过,挚爱过,……痛快地哭过,笑过,……能这样的人是多么幸福。


    阿翔:在我们访谈过程中,我刚刚看到你的一首《圣湖》,开头这么写:


    紧密,圣洁
    援引了虔诚的宗教
    如同水珠一点点渗透
    深入安谧
    深入蓝
    深入人心

    在更多的时候,你似乎把某种东西渗透进了灵魂,应该说,你的这种真诚获得了一种高度。这种高度,自然指的是深刻。
    徐红:是的,我一直在努力表达这些感受。诗歌应该体现人性之美,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束闪光的思想,深刻、丰富、清澈。


    阿翔:那么咱们说一说旅行吧,我知道你喜欢旅行,喜欢去大西部,说说去了哪些地方?
    徐红:我喜欢旅行,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在不断的抵达和离开。就大西部我去了西藏的拉萨、林芝、雅砻河谷、藏北大草原、纳木错湖,青海的西宁,新疆的乌鲁木齐、天池、吐鲁番、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堤草原、额尔齐斯河、天鹅湖、喀纳斯湖,甘肃的兰州、敦煌、嘉峪关,四川的成都、九寨沟、娥眉山、乐山……西部是牵动人心的地方。


    阿翔:在你的诗歌里曾数次提到过“西藏”这个词,使我感觉到“一打开便是远方”。“西藏”在你的心目中占有怎样的位置?
    徐红:是灵魂的触动,我想应该是终身难忘。正如我在散文里写的那样:“去过西藏的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也许只是在十字路口转个弯,也许,只是刚才被高原强烈的阳光晃动了一下――晴朗的天空,西藏的蓝就像水一样浸入了五脏六腑,把身心洗净,把欲望拽出,把负累掏空,还一个全新重生的你。一刹那的时间,生命竟感觉是那么透亮。/ 高原明亮的笑容是水晶不含一丝杂质,望一眼,会让人一辈子记在心里。” (《西藏的蓝》)
     不管多么遥远,不管时光是否老去,爱依然鲜活如初。”“闻着格桑花香,感觉天堂就在眼前。” (《只想贴近你,轻触你的温暖》)
  是的,不管多么遥远,不管时光是否老去,爱依然鲜活如初。


    阿翔: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对你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的影响对于你显得越来越清晰和深远。比如你对色彩和音乐的敏感,对开阔、神秘、简约、朴素的本能喜爱,都来源于你所见到所感受到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
    徐红:西部的神山圣湖、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悠扬的牧歌,成群的牛羊,空气中弥漫着麦草和青稞的香气……这一切都让人难忘。而西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觉得诗歌应该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意识。
    我喜欢开阔、神秘、鲜活的诗歌。诗歌也是色彩的,音乐的,灵动的。因为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在盼望,向往着美好。好好的爱,好好的生活。
    在音乐里写作。“让今生像音乐一样流淌着美”,我常常这么说。音乐里的词语让我宁静和身心愉悦。我最喜欢的歌曲是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主题曲――《今夜爱无限》(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和《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那纯净柔美的爱的旋律让人迷醉。在静静的夜晚,我也听苏格兰风笛、钢琴曲、小提琴曲、萨克斯和小号。我也常常在家里唱歌,深情的好歌我最喜欢。


    阿翔:那么你是属于交际广的那一类呢,还是深居简出木讷内秀的那一类呢?你是否是个特例独行的人?别人如何评价你的性格?
    徐红:我不喜欢应酬,没什么交际,我相信缘分,从不刻意去结交什么人。我喜欢静,大多数时间我是在静静的看书,听音乐,做家务,或者写东西。我平时的运动是散步和练瑜珈,瑜珈音乐是自然空灵的天籁之音,而瑜珈的柔韧和舒缓正符合我的性格。
    我不深居简出,我的性格开朗、乐观,我重情意。我不是独行者,我需要支持和呵护,也懂得关爱亲人和朋友。“只要情意真”,我相信这句话。在我的心里,真正的朋友,是应该能够一生。
    至于别人如何评价的,呵呵!最好还是留给“别人”来说吧!   


    阿翔: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在谎言的掩饰下开始了真实的变革,市场偶像已经取代了别的一切,诗的声音会越来越微弱,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写作心态?
    徐红:我肯定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有生命的存在就有诗意,时代的脉搏里离不开诗歌的心跳。我的写作不会受所谓观点的影响。写作时我不考虑其他,我只是跟着感觉走。诗歌的内涵是丰富的,它的表达也应该是多层面的,有的时候平和沉缓,有的时候激情澎湃,随意最好。


    阿翔:尽管你的写作有平和沉缓、激情澎湃,但我没有发现丑陋。你的诗同许多女诗人的诗一样,趋美而拒丑吗?
    徐红:我认为诗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应该向美向善。这应该是当代诗歌的主流,是当代诗歌的人格力量。
    诗歌界允许百家争鸣,但我个人不喜欢怪异、丑陋。我认为好的诗歌是积极的、深邃的、本真的,具有诗美特质和鲜活的时代气息,浸润着美好的情结。
    好的文字就是金子。
    好的文字能让人叹息,也能让人热血沸腾。
    美国诗人威廉姆.斯塔弗尔德在诗歌《黄金》里就对创作做了最好的描述:“你拥有它的时候,就会知道

——/柔软,简单的金属,拥有无限的适应性,/如果你想让它薄一点,就锤炼它/让它舒展开来,总也别放手。”
    我的诗歌趋美而拒丑。


    阿翔:你最满意自己的是哪首诗?请告诉我们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徐红:我想我还没有写出我认为是最满意的,它一定在什么地方等着我找到它,然后把它带回来。


    阿翔:呵呵,相信你会的。你的阅读面怎么样?是不是仅限于诗歌?
    徐红:我的阅读面很广,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戏剧、评论、传记、影视文学、新闻……什么都读。只是现在工作忙碌,所以更多的时候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


    阿翔:那么你能说说第一本让你印象最深的书是什么?
    徐红:第一本让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那些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深深打动了我。在这里我节选一段冰心翻译的《吉檀迦利》和读者分享: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
    每天我总在乐器上调理弦索。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叹息走过。
    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只听见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路上走过。”


    阿翔:你讨厌什么样的诗人?为什么?
    徐红:这个问题很尖锐。我不喜欢虚假的人、低级趣味的人。因为这和我的行为准则格格不入,我会远离这样的人。


    阿翔:看得出你是独善其身的人。刚才前面你说到你喜欢音乐,你对其他艺术形式感兴趣吗?
    徐红:是的,音乐是我最喜欢的。但我也爱看电视,喜欢欣赏绘画和优美的舞蹈。


    阿翔:你经常旅行,因为你向往远方。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地方居住,你会去哪里?
    徐红:旅行可以开阔视野。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地方居住,我就会选择乡村,那里必须有山,有水,有树林,有草地,有带甜味的清新空气,有牛羊啃食着青草,有炊烟缭绕,有暮色里荷锄晚归的人。天空是湛蓝纯净的,果实是鲜活饱满的,树木掩映着错落的村舍,菜畦碧绿,麦地金黄,溪水从宁静的田园旁缓缓流过。在乡村,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春天看桃花盛开,夏天听蛙鼓蝉鸣,秋天采菊东篱,冬天围炉夜话,……会让我感到更轻松快乐。多年前我就曾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过玉米、山芋和蔬菜,种花种草,种石榴、枇杷和樱桃树,还在院落里喂了20只鸡,虽然辛苦些,但那是何等的惬意。


    阿翔:你觉得身为一个女性,你认为幸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徐红:是爱。真诚的爱是幸福最基本的元素。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幸福。


    阿翔:最后,感谢白雪接受我的访谈,能用一句或一首诗来描述自己的现状吗?
    徐红:好的。谢谢《诗歌月刊》!谢谢阿翔!呵呵!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描述我的现状。那就用一首短诗《温润》,来描述一下我的“现状”吧!我觉得温润的状态是一种好的状态:

    
这粉红,这柔软,沉醉
    桃树落下的花瓣
    我真的喜欢
    留下的核真好,惦记着真好
    飘落的花瓣粘在我的唇上
    没有说出的话真好


    徐红的诗(六首)<略>
  

   徐红作品更多与水相关主题: 

“被爱时,水泽寂静。天地初心”

保留一种美,如归舟静泊

永恒之美,就像远方。今夜,水的覆盖,寂静,而神秘

感觉到爱这水里痛苦的黄金

“在蜜酒般的夏日,水罐和阴凉是安静的。”

“我辜负了月光下很多旧日子。”

长满青草的心,覆着雪

缘来,都只为了安静

“你的果实摘取我,我今天出生。”

行走渊上,在炭里取火

 九歌:莲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