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证券基金2009年度报告
转载于:私募排排网(自然做了节选,全文请点链接)
2010年行情的开启,伴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的重大利好消息,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将正式步入对冲基金时代。这对私募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私募基金产品将会更加多样化,私募行业必将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优秀管理人。
据本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全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在1.1万亿元左右,其中信托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在400亿元左右。股指期货及融资融券推出后,我国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五年内将达5000家,信托私募管理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010年度调查】73%的私募乐观看待2010年行情;63.2%的私募认为,2010年A股行情为先扬后抑。
私募证券投资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偏小,57.9%的私募管理的资产规模在5亿元以下,管理的信托产品规模65.9%的5亿元以下。
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律地位不明确”。84.2%的私募认为要将私募证券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监管范围,76.3%的私募认为应该重点考虑设立“合格投资人制度”。
1.私募业务结构
调查结果:私募证券投资机构的业务,以信托产品为主,所调查机构100%有信托业务;其次是专户理财,占29%;第三为股权投资,占18.4%。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全部有信托产品发行;其中,有股权投资的共7家,占18.4%;有专户理财的11家,占29%;发行海外基金的共4家,占10.5%;有信托、股权、专户业务的共5家,占13.1%;有信托、股权、海外基金的只有1家;信托、专户、海外基金的1家。
2.管理资产规模
调查结果:私募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偏小。其中,73.7%的私募管理的资产不到10亿元,57.9%的私募管理的资产规模在5亿元以下。
所示: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管理资产规模1亿元以下的占26.3%;1-5亿元的占31.6%;5-10亿元的占15.7%;10亿元以上的占26.3%。
3.信托产品规模
调查结果:2009年,私募机构管理的信托产品规模偏小。其中,小规模(5亿元以下)的占65.9%;中等规模(5-10亿元)占21%;大规模(10亿元以上)的占10.5%。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1亿元以下的占47.4%;1-3亿元的占13.2%;3-5亿元的占21%;10亿元以上的占10.5%。中等规模的如深圳合赢投资,管理的信托产品规模5亿元左右;大规模的如深圳的武当资产和北京的星石投资,管理的信托产品规模都超过15亿元。
4.新产品发行计划
调查结果:2010年,私募机构发行新产品欲望强烈。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76.3%的私募机构,都有在2010年发行新产品的计划;10.3%无发行新产品计划;13.4%不确定。
5.私募证券发展面临的问题
调查结果:私募证券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律地位不明确。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84%的私募机构认为,法律地位不明确,是私募证券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13%的私募机构认为,客户认同度不高是私募证券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另有13%的私募认为销售渠道过于强势,不利于私募机构的发展。
6.私募投资风格
调查结果:私募的投资风格趋于“稳健偏激进型”。
52.6%的私募认为其投资风格为稳健偏激进型;47.4的私募认为其投资风格属稳健型;没有一家私募选择“激进型”。
7.私募投资理念
调查结果:私募的投资理念以“价值与趋势投资结合”为主。
71%的私募认为其投资理念属“价值与趋势投资结合”,29%的私募认为其投资风格属“价值投资”;没有私募选择“趋势投资”和“投机型”。
自然评注:六和七时最有意思一家“激进型”都没有!一家“投机型”都没有!自我觉得“山西汇方”就是一家“激进型”和同时是一家“投机型”。也算填补一下全国空白,不,不是一下,是两下全国空白!还有就是大家千万小心2010年的市场肯定又是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一年,请警惕:“73%的私募乐观看待2010年行情”;同时警惕:86.8%的私募看好消费;78.39%的私募看好低碳。这个市场少数人会胜利。
二、2010年行情研判
1.2010年A股行情
调查结果:私募普遍乐观看待2010年行情。
73%的私募对2010年的A股行情表示乐观;21%的私募看淡;3%不确定;3%中性。
2.2010年A股走势研判
63.2%的私募认为,2010年A股行情为先扬后抑;31.6%的私募认为震荡向上;5.2%不确定。
3.2010年A股震荡区间
37% 的私募认为,2010年A????
股震荡区间为2600点到4200点;21%的私募认为,震荡区间在3000-4500;16%的私募认为在3000-4000;8%的私募认为在2600-3500;18%的私募不确定。
4.未来6个月,哪些股票将表现优秀
私募最看好大盘蓝筹。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42.1%的私募看好大盘蓝筹股;37.36%的私募看好中等市值股票;34.21%的私募看好小市值股票
5.2010年私募关注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
2010年私募最看好“消费”和“低碳”。
调查的43家私募机构中,86.8%的私募看好消费;78.39%的私募看好低碳;57.8%看好金融地产;26.3%看好化工行业;15.78%看好煤炭和钢铁。图12:
三、关于私募证券是否要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监管范围的调查
1.私募证券是否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监管范围
调查结果:绝大部分私募认为私募证券应该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监管范围。
84.2%的私募认为,私募证券应该《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范围》;7.8%认为不需要,8%表示不确定。
2.哪些方面在《证券投资基金法》时应重点考虑
调查结果:私募认为,应该重点考虑设立“合格投资人制度”,同时私募自身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76.30%私募认为,《证券投资基金法》时应重点考虑“设立合格投资人制度”;52.6%的认为,应该向私募发放牌照;31.57%认为,应该对保护投资人利益设立相关规定;31.5%的私募认为,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和行业自律。
3.私募设立应该采取何种制度
调查就结果:63.1%的私募认为,应该采取备案制;23.68%认为应采取注册制;10.5%的认为要采取核准制;2.6%不确定。
4.私募基金是否要强制托管
调查结果:55.26%的私募认为,私募基金需要强制托管;42.1%的私募认为,不需要;2.6%的私募不确定。
四:2009年全国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发行情况
1. 2009年信托发行量远超历史水平
2009年的产品发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证券信托账户停开以前和停开以后。在上半年证券账户停开以前,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成立的数量上都在稳步上升,仅上半年成立的产品已超历史成立的产品数量。下半年在中登公司暂停开设信托证券账户后,私募产品的发行情况一度萎缩,许多私募管理人发产品无门。
上半年由于行情的配合,私募也顺势大量发行产品扩张规模,私募产品的数量以及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毕竟市场容量有限,业绩做得好的私募比较受投资者青睐,也有些产品由于未能按期完成资金募集,频繁延期成立或胎死腹中,而下半年成立的大多产品也是早前就发行的。
在信托证券账户暂停之后,也出现了启用老账户这种模式开设证券账户,但这种类型的账户毕竟有限。除了这种方式,信托中的信托(TOT)也开始盛行,成立母信托以投资子信托组合。另外,也不少管理人把新产品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其公司旗下的其他产品。
在私募排排网统计的348个非结构化产品中,其中47.13%的产品成立于2009年,而2003-2005年期间的产品加起来不到1%,如下图所示
2. 阳光私募呈三足鼎立分布
阳光私募的地域分布极度不平衡,无论是投资顾问家数,还是发行信托产品的数量,都集中在金融发达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是零星分布,实力相差悬殊。而在2009年度里,各地区产品的收益也表现各异,相差悬殊。
按投资顾问所在地来划分,投资顾问家数形成了深圳、上海两强争霸,北京紧随其后的局面。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深圳和上海平分秋色,投资顾问的家数各有53家,彰显了它们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北京有28家,而广州、青岛、成都等城市则只有零星的两三家,形成这种分布与地方的金融政策、金融地位、投资者意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从发行的信托产品数量来看,则呈深圳、上海和北京三足鼎立之势,深圳和上海的产品比重各占32%,而北京占21%;云南占6%;广州占3%,其中一大半是新价值旗下的产品,其余城市产品数量较为稀少。
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深圳、上海、北京存续期在一年以上的信托产品分别有59、59、29个,从这些产品2009年的平均收益率来看,深圳、上海和北京不分上下,分别为55.70%,55.63%,57.10%,北京略胜一筹,云南的中国龙系列较为逊色,如下图所示。
在我们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评选出来的19个五星级私募产品中,均由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四个城市包揽,如下图所示,其中冠军为地处广州的广东新价值公司,去年的冠军为地处深圳的金中和投资。
3. 全国信托数量华润国投占三成
在本研究中心统计的348个非结构化产品中,按信托公司发行产品的数量来划分,形成了以华润深国投为第一梯队,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山东信托为第二梯队,中信信托、云南信托为第三梯队,粤财信托、陕国投等为第四梯队的局面。其中,华润深国投一枝独秀,一共发行121个信托产品,以35.17%的比重稳稳占据着龙头老大的地位。中融信托是信托界的后起之秀,2009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以41个产品占据了第二把交椅。
从2009年产品收益率来看,华润深国投旗下的产品表现最为优异,取得了60.85%的收益,平安信托和中融信托旗下产品则以57.42%、53.43%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云南信托和山东信托旗下的产品稍微逊色,仅仅取得了28.53%和26.49%的收益:
随着公募基金一对多的推出,不仅是私募基金受到挑战,而且信托公司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私募基金是靠业绩吸纳客户,而信托公司是靠服务来招揽投资顾问。深国投不愧是信托业的老大,率先成立首个由信托公司发行的TOF产品,直投旗下的私募产品,提高自身的服务品牌。我们研究中心判断,类似深国投的这种由信托公司主导的TOT产品,在未来将会盛行,这将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宽阔的融资渠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