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谭杂意 |
中国传统文化中,性是一种神秘而且复杂的东西,有着极其浓厚的实用哲学色彩。
在一些非常慎重的场所或者高文化阶层,夫妻性行为被称之为“敦伦”。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没有列入这一词。字面上解释,敦有两层含义,一是诚恳,一是请,可以理解为“严肃诚恳地进行某种行为”。伦字容易理解得多,是天伦也是人伦。将这两种解释合在一起,便成了“严肃诚恳地行使天伦和人伦”。夫妻之间,行使天伦和人伦,自然就是进行性行为了。但进行性行为不是普通的进行,而是要“敦”,要“严肃而诚恳”。可见,性行为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虽然不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秉烛,却也要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高度重视,不能乱来。
但敦伦并不专指夫妻性行为。因为是“严肃诚恳地行使天伦和人伦”,因此,子女孝敬父母,父母教诲子女,也属于敦伦之列。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性行为与责任义务大有关联,是礼仪道德大事。
因为词义的广泛,敦伦一词,就不能作为性行为的特定用词,于是,中国人又用上了另一个词:性交。
这个词较为广泛地使用于书面或者是法律术语之中,和交配并用。
性交就是性的交配,带有很强的动物性解释以及宗法色彩。这个词所透视的文化,更多地体现着血统的传承,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传宗接代。
我们的老祖宗认为,性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延续香火。
然而,这种称呼,太过直接,与我们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文化传统不符。于是,老祖宗又创造了另一个词作为补充:同房或者房事。
同房和现在较为普遍用到的同居,是一个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住在一起,或者说住在同一间房中。房事似乎离性行为更近一些,即房中的事。可房中的事,并非一定是性事,睡觉也是房中事。于是,老祖宗干脆将此混为一谈,性行为在特定的时候,也可以称之为睡觉。既然是睡觉,你可以单纯是睡觉,也可以兼而有之。总之,房门关上了,那就是你和你的伴侣之间的事,怎么睡,与别人无关。
但同居并不一定有性,从古至今都有相同的例子,同居多年,却秋毫无犯。
有些人是没有感情而没有性,也有些人是没有能力而没有性,还有些人是不懂而没有性。
房是同了,可是,你在房中到底做些什么,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见,中国人的理念之中,性行为是一种行为状态。
状态可以包括过程,也可以不包括。因此,这类词义,强调了状态,而忽略了极其重要的过程。
民间对这种强调和忽略似乎不太满意,在一起民间传说中,甚至有夫妻同房多年,却不懂敦伦的事。显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状态,却对程序不甚了了。
于是,民间不得不使用一些别的词,带有很强的行为指导性。
如日、操、干,等等。
其中,日字的行为指导性最强。日在古代汉字中,如甲骨文以及篆文中,日字是一轮太阳中间有一颗黑子。用这个字来特指性行为,便有了很强的暗示性。
西方人则完全不同,他们需要谈到纯粹的性行为时,用性交这个词,更多的时候,他们称之为做爱。
这个词可谓一目了然,非常明确地表示,爱是做出来的。
做是一个动词,指的是纯身体行为方面,爱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行为。用做爱来定义性行为,便定义了性行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层面,一是行为上的做,二是精神上的做。
显然,在西方人的眼里,性行为不是严肃而诚恳的人伦,而是需要“做”的。
做,包含许多行为方法上的东西,比如做的程序,做的方法,做的技巧。
不做就没有爱,也就是说,如果不讲程序,不讲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爱可言,那就只剩下“严肃而诚恳的人伦”了。
正因为中国文化的误区,直到今天,许多的中国人,还存在着理念上的盲点,认为只要爱了就行了,不需要做。
恰恰相反,做比爱更重要,因为做在前而爱在后。不仅要做,而且要变着方法做,要讲究技巧地做,努力地做。
推而广之,做出来的爱,并不仅仅体现在夫妻性行为方面,也体现在夫妻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