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则消息,物价又上涨了,这次涨的是米和油。据新闻说,每壶调和油的价格,上涨了七八元。此外,气的价格,今冬将会保持上涨趋势。同时,电视新闻又表示,有关物价方面的官员表示,这是正常价格浮动。
什么叫正常价格浮动?像股市一样,每天一根小阳线,就叫正常浮动?
然而,物价不是股价,股市有风险,股价每天都是起起跌跌,是正常的。物价不同,物价的稳定,代表社会的稳定,也代表经济的稳定。物价的异动,恰恰说明经济并没有稳定,上涨,则显示通胀,下跌,则显示通缩,没有所谓的正常可言。
当然,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对于一个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似也可认为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经济发展了,人们手中有钱了,没有理由不通胀,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因此也可以说正常。
问题在于,另一个经济规律又在昭示我们另一重意义:人民币的汇率在走强,而且不是一般的强,上涨幅度,已经超过5%。
如果要论经济规律的话,币值的上升,与之对应的是通缩。通缩的简单理解,就是手中的钱开始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汇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贸方面,你现在谈的物价,指的是内贸,内贸和外贸,并不是同一个系统。
可石油气却是外贸。为什么人民币涨了,石油气也在涨,并且比人民币的上涨幅度高得多?难道,人民币用在别的地方,在涨,单单用来购买石油的时候,却在跌?有这样的道理不?
这种情形,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一年多前,中央便开始了旨在平抑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可一年多后的今天,房地产价格不仅没有调下来,反而在飞涨。有关这件事,却没有一位地方物价官司或者行政首长出面说明是正常还是非正常。
如果说,房地产市场确实违背市场规律,市值被严重低估,那么,涨价的局面,只能说明中央的调控政策有误。问题的根本在于,客观的现实却是,自从调控以来,房产交易量在锐减,价格却在猛升。
量减价升,在股市上,往往是庄家拉抬的迹象。那么,在房地产市场呢?同样如此。这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事,只可能是背后的庄家在上下其手。股市里上下其手,需要倒腾,至少需要花交易费。房地产市场却只是某些人手中的玩具,上升或者下跌,只是他们唱独脚戏而已。
话说回来,房地产涨价,最高兴的是地方。从公而言,巨大的交易量,增加了本地税收,拉动了消费,何乐而不为?与私来说,每一个房地产商背后,都拴着一长串官员,他们自然不愿价格跌下来。
我们只是穷老百姓,我们只关心老百姓的日子。我们手中没有外币,人民币涨跌,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实在太小。我们关心的,仅仅只是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上涨了还是下降了,只是我们手中的那点钱,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这才是至关重要。
如果这样一比,人民币的硬挺和物价的上涨,便显示了不正常。尤其是有官员站出来说,涨价是合理的或者正常的,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官司其实在盼着物价上涨,在物价上涨这件事的背后推波助澜,因此就更加的不正常了。
为什么那么多不正常现象,却被划归正常的范围?颇令人费解。
胡说一通,仅仅因为疑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