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苑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775
  • 关注人气:5,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考之谈贡生

(2015-01-05 10:00:00)
标签:

文化

贡生

副榜

国子监

例贡

分类: 历史
贡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士不同于贡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至于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岁贡、拔贡、恩贡、副贡、优贡和例贡。

岁贡是指每年或每两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优秀廪生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第一名称为“岁贡元”。拔贡是指由朝廷在规定时间内选拔到国子监读书的人,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副贡是由副榜录取的贡生。恩贡是指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加选一次,称为恩贡。副贡即副榜,始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明朝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准作贡生。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简称副贡。优贡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例贡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