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巴特赶到马拉喀什已经接近傍晚了。匆匆赶来的主要原因是想感受“上帝的故乡”炽烈的柏柏尔风情,体验不眠广场上阿拉伯穆斯林真正的民风民俗。车到马拉喀什后我们连酒店也没去就直奔位于老城区中心的杰玛福纳广场。
马拉喀什建于摩洛哥历史上第二个柏柏尔人建立的穆斯林王朝阿尔穆拉比特王朝初期,按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阿尔穆拉比特王朝定都马拉喀什,穆瓦希德王朝期间也曾把马拉喀什作为都城,这使马拉喀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是整个摩洛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马拉喀什的影响遍及从北非到安达卢西亚的西方穆斯林世界。即使到现在,马拉喀什仍然是摩洛哥南部地区政治中心,摩洛哥第三大城市。我们这次摩洛哥之行到达的最南端也就是马拉喀什。马拉喀什当仁不让地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马拉喀什老城早在1985年就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到马拉喀什不可不去的地方就是杰玛福纳广场。位于老城中心的杰玛福纳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柏柏尔广场,也是阿拉伯地区最大的露天集市广场。到广场去感受民风民俗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一直可以延续到第二天清晨,因为这个被称为不眠广场的露天集市广场几乎夜夜无眠。一到夜晚广场上从杂耍卖艺、餐饮食品、工艺服饰、地摊杂品几乎应有尽有、样样齐全,甚至连占卜算命等你所能想象到的无所不包。当然在这么一个现在已经成为摩洛哥南部经济驱动力的古城广场你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宰客现象随处可见,买东西除了一定学会讨价还价还必须对要购买的标的物的价值有判断力。如果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口袋里一定要放好一些零钱。当你按动快门想拍点表征当地民风民俗的镜头时就会有人伸手向你要钱。

[1]离天黑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先在库图比亚清真寺周围看看。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是马拉喀什的标志性建筑,高77米,建于1196年,比清真寺的修建晚了四十多年。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被誉为北非最美的宣礼塔,除了外墙装饰造型精致秀美和至今仍色彩艳丽的马赛克拼图之外,在大方塔之上升起一座小方塔的造型就是始于库图比亚,其影响几乎超出了穆斯林世界。宣礼塔的顶部按了三个大小不同的金色圆球,代表天界、地界和精神世界。此外,这座宣礼塔还有两个花絮,一是它被称为香塔。因为建造时在黏合剂里加入了上万袋干香料。刚建好时据说几十里外都能闻到香味。即使到现在还有人站在塔边信誓旦旦地说还能闻到香气。另一件独具特色的事是据说以前只有盲人才能登上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呼唤穆斯林祈祷。

[2]非穆斯林是不能进到里面参观的。但是在寺前广场上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残存柱子,一共有十七道七跨。看上去有点像在拉巴特哈桑清真寺遗址看到的柱子类似。只是那里是圆的,这里是方的。说来巧了,正好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建造者也是那座哈桑清真寺的建造者雅克布·埃勒·曼苏尔。只是原因不同。拉巴特哈桑清真寺是因为当时的哈里发过世而没有竣工再加上地震。而库图比亚清真寺是因为测量问题。建造过程发现面向麦加方向的朝圣墙有误差,重新测量后放弃了原来的地方在旁边另建。
[3]从这座小门进去是库图比亚清真寺的花园,小巧而秀丽。因为时间关系匆匆而过没有拍照。

[4]从清真寺前广场穿过马路往里走就是杰玛福纳广场了。

[5]太阳还没有落山,游客就蜂拥而至了。

[6]走马车游马拉喀什是再好不过的交通工具了。在杰玛福纳广场旁边真是车水马龙。

[7]导游建议我们在广场边上找一家露天酒吧,找个好位置,要一杯饮料,坐着欣赏不眠广场上今夜无眠的场景。

[8]按照导游的建议,我和太太一人花了30个迪拉姆(大概相当于4美元)走进了一家露台酒吧,惬惬意意地鸟瞰整个杰玛福纳广场是如何今夜无眠的。

[9]太阳落山前好像卖服饰杂物的摊贩区游客最多。

[10]

[11]看杂耍的游客也开始一圈一圈围了起来。

[12]有不少妇女带着一堆凳子,不知道是为什么。出租?还是等亲朋好友?

[13]耍蛇人是广场上一大亮点。

[14]

[15]眼镜蛇随着笛声起舞。

[16]我们其实已经来晚了。最靠边的位子已经没有了。想拍照这能站着。

[17]夕阳西下,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的日落景象。

[18]从露台酒吧拍摩洛哥美女是最佳地点。
[19]别以为穆斯林妇女有多保守,反正摩洛哥妇女的服饰色彩真是相当靓丽。

[20]
[21]
[22]

[23]

[24]天已经完全黑了,餐饮食品区的游客一越来越多了。

[25]我坐不住了。决定放弃用30迪拉姆换来的位子走到广场中心跟着人群东游西逛。老板在每个位子上放好了芝麻发面大饼,等待食客来临。

[26]呵呵,一会儿就人满为患了。

[27]看来羊杂碎是当地人的最爱。

[28]食客都围着厨师坐。

[29]夜深了,各种摊点还在招揽顾客。这是水果摊。

[30]好像是卖各种香料、精油的。

[31]各种糕点。

[32]果脯是摩洛哥的特色。

[33]灯具是阿拉伯地区重要的装饰品,真的有点让我想起了阿拉丁。

[34]真的很钦佩穆斯林信徒的虔诚。在这样一个噪杂的广场、这样一种纷乱的环境,广场边小小的清真寺门内门外一群虔诚的穆斯林认认真真地在做礼拜。

[35]烟雾弥漫的黑夜中游客们正在大饱口福,不论也已经有多深。

[36]因为第二天还要游览不少景点不能跟着不眠广场今夜无眠。离开时竟然依然人流涌动、车水马龙。有离开的,还有更多刚刚来的。
这就是杰玛福纳广场,一座坐落在马拉喀什老城中心的不眠广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摩洛哥人一起享受着当地最真实最淳朴的风土人情、一起体验着那里别有情趣的生活方式。一个礼拜七天,不眠广场夜夜无眠。要不早在1985年马拉喀什老城就整体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就是这种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就足够让人类作为遗产传承。这是我周游列国难得一见、难得直接参与的当地土著活动。离开不眠广场回到酒店,挥之不去的兴奋心情让我依然今夜无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