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巴特老城的北面,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濒临大西洋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座建于十二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时期的要塞,现在叫乌达雅堡。这是到拉巴特旅游不可不去看的地方,它作为拉巴特古迹的一部分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古老城墙包围的蓝白小镇仿佛带你穿过土黄色阿拉伯城墙进入欧洲南部充满爱琴海和比利牛斯半岛风情的梦幻世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穿越真的让我感受到历史和文化交融带来的美妙和神奇。
这是一座鲜活的小镇,原汁原味。无论是历尽八百年沧桑的城墙还是承载着现代居民生活的宁静街道,让你体验了人类文化和历史就是这样静静地传承着,直至永远。小镇上那种湛蓝和雪白相容而又分明的色彩更使人类的生活好像在任何时间点都显现出平静在延绵。你在这里看到的只有现实只有生活,没有半点商业化没有半点为旅游而做的过度修饰。走在蓝白分明的建筑之间曲折的石头小道上就真的好像融化到乌达雅堡居民宁静的生活当中去了。
乌达雅堡的名字来源于一个部落,驻扎在这里的士兵曾经都来自于这个部落。乌达雅堡最早是十二、三世纪柏柏尔人建立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的都城,他们从这里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发动了对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进攻。乌达雅堡也因此一直被看成是兵营和要塞。当然,现在居住在乌达雅堡的摩洛哥人是不是乌达雅部落的后人、他们是不是曾经攻打安达卢西亚的柏柏尔人的后裔、他们的祖上是不是行伍的军人,对我这个走马观花的旅游者就都不得而知了,但我可以想象现在生活在这座小镇的居民一定能感受到现代与古老的交融、能感受到阿拉伯与西方文化对话而产生的魅力。

[1]乌达雅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注入大西洋的犄角上。小镇建筑依山而建。上白下蓝的外墙装饰使从远处看去居然完全是一座白色城堡。

[2]乌达雅堡的城墙始建于十二世纪,现在看到的是十七、十八世纪加固的。

[3]这里可以看到乌达雅堡的正门,这是建于阿尔摩哈德王朝时期的1195年的古迹。

[4]城门雄伟华丽,是八百年前阿拉伯古老艺术的精粹。

[5]走进城门,炫目的蓝白色彩似乎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只有不远处那座宣礼塔还能让你感觉到还是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城市里。这座清真寺建于十二世纪,是拉巴特最古老的清真寺。

[6]按中国的说法,从城门直通进来的是主街。蓝色的门白色的墙,再加上闲聊的居民,这就是乌达雅堡现实的平静生活。

[7]无数的小巷子引向一座座深深庭院。

[8]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宅门几乎是当地居民最重要的装饰,个性仿佛就体现在这里。

[9]小镇内街巷纵横交错。

[10]居民的生活平静悠闲。

[11]绿色的植物点缀在蓝白之间。

[12]看看这些个性化的门吧。

[13]
[14]有精湛到简直就是一幅艺术品。
[15]也有简单得仿佛透出主人纯净的心。
[16]当这扇门打开的时候不要惊讶,他是我们拉巴特旅游的当地导游。按摩洛哥的规定每到一地必须聘请一位当地导游,既可以帮游客带路又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当我们知道导游就是乌达雅堡居民的时候就毫不客气地要他请我们到他家做作客。

[17]客厅,内部绿化还相当不错。

[18]起居室、卧房、纪念装饰品、厨房,俨然一个古老要塞里的现代居室。

[19]在乌达雅堡游览时时不时能碰上来自各国的游客。

[20]深深的巷子沿着湛蓝和雪白一路往前。挂得高高的地毯能了解到当地人清洗晾晒地毯的办法。

[21]我们跟着蓝色和白色分明的小道继续探寻。

[22]不断融化在这靓丽的色彩中。

[23]

[24]

[25]

[26]

[27]攀上爬下,乐此不疲。
[28]

[29]一路上只是在这座电话亭才看到一点点红色。

[30]穿过一座小门可以登上瞭望台,从这里沿着布雷格雷格河极目远望,大西洋就在眼前。

[31]从瞭望台下来,乌达雅堡的出口处是一处阿拉伯风格袭人的花园。

[32]离乌达雅堡不远大西洋岸边的一间餐厅。

[33]我们在这里享受着大西洋习习海风用午餐。

[34]还可以尽情欣赏冲浪的弄潮儿。呵呵,这可是一位弄潮女!

[35]我们享用的摩洛哥海鲜大餐。
又想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拉巴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的评语: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一份共享的遗产,体现了拉巴特作为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的对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