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地方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些古迹,哪怕破损得只剩下一片瓦砾。这次到沧州,旅游局的朋友没有安排去看铁狮子。在他看到我们略显失望的神情时马上决定从我们下车的沧州西开车近一个小时赶到沧州东二十公里的原沧州旧城的东关让我们一饱眼福。路上这位朋友不断给我们打预防针,说现在为了保护又是加箍又是支柱不像原来那样神威了,看不出原来那种昂首挺胸似疾走乍停的雄姿了。架不住我们是只要古迹就像看的人怎么说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我们走进这座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小小庭院时还是赞叹之余略有遗憾。
沧州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头巨口大张似仰天长啸的铁狮子身高五点五米,身长六点三米,体寛三米,重约四十吨。当年的工匠是用泥范明浇法铸造而成的,浇铸时狮子身上还留下了不少铭文。这么重要的文物,1961年3月4日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铁狮子是经历的什么样的千年沧桑变成现在这种摇摇欲坠的样子的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1]站在高台上支满钢架的铁狮子。身披障泥、背负巨盆。张开的大口似已经有些破损。
[2]看似右眼和大嘴连在了一起。不过,仰天长啸的威武仍显出“镇海吼”的雄姿。
[3]铁狮子身上的图案显示了一千年前中国工匠的铸造技术之精细。右上图中狮子脖子下“狮子王”几个字能看出来吗?参观时我也是在朋友的指引下好不容易才辨别出来的。

[4]铁狮子是中空的,从身下望上去铁狮子的壁厚也就四五厘米。
[5]从头下面看上去。

[6]看看这些架子吧,腿上还里三道外三道地用钢筋箍了起来。腿上这些裂缝不箍还真不行。

[7]铁狮子旁边的一座平房里有一个展览馆,我很认真地看了。原来铁狮子是站在地下的,千年的沧桑使它已经站在一个洼坑里了。

[8]清嘉庆八年一场巨风把它刮倒了。(示意图)

[9]灾年遇上发大水铁狮子就浸泡在水里了。

[10]1956年沧州行署根据苏联专家的意见在铁狮子周围建起了八角亭予以保护。没曾想亭子建好铁狮子就开始长锈。后来只好拆除。
[11]1984年沧州地区为了保护铁狮子不再受水淹把它吊装在两米高的高台上,期望更显铁狮子昂首挺胸的矫健身影。大家看看,二十七年前这头千年铁狮子除了脖子上有些许脱落外整个身体健壮如初。怎么仅仅这二十几年这头威武的铁狮子就成了摇摇欲坠的了呢?不得而知,展览馆里也没有解释。我虽不是专攻力学的,我想1984年搬上高台看似保护实质上一定改变了这头苍老的铁狮子内应力的平衡。怎样才能保护好文物真是一门重要的课题。赶紧去看吧,文物爱好者。但愿这不是铁狮子最后的辉煌。

[12]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牌子。
[13]大门,铁狮子就在这扇门内。

[14]车到时候看到的沧州铁狮子文物管理处,是不是觉得惨了点。
铁狮子是沧州的市徽,是沧州的标志。从高铁沧州西站下来进沧州市区之前可以看到一头新铸的铁狮子,比原来的铁狮子据说还大一些。它矗立在类似体育中心、会展中心这样的广场前面。沧州旅游局的朋友告诉我,现代技术、现代工程师、现代工艺、现代材料竟然铸了四次才最终成功。难道我们不应更好地来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