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1,有许多感慨,有许多收获,这是我投资生涯的第5个年头,同时也是我皈依巴式投资,践行价值理念的第一个完整之年,过去的已经过去,就把2011年当做我新投资生涯的元年吧。
总体收益:-11.42%(以持仓成本为分母);-7.44%(以可投资资产为分母);
期末持仓:
1、中国人寿,占比38.47%,成本20.7;
2、招商银行,占比22.65%,成本11.1;
3、苏宁电器,占比18.41%,成本11.7;
4、50ETF,占比5.77%,成本1.88;
5、桂林三金、伟星股份、上海医药,各3%,近期买入;
6、巨星科技、乐普医疗、瑞贝卡,各1%,观察仓;
7、贵州茅台、东阿阿胶,各1%,已获利,剩余底仓。
今年主要的投资思路可分为三条主线:
一是金融行业,思路是大周期的逆向投资,追求确定性和安全边际,不追求超额利润,不追求短期盈利,在少数明显的政策、事件窗口以浮仓做差价,主要投资目标如下:
1、中国人寿,首次买入在2010年,初始24元左右,今年下跌过程中逐步补仓,由于2500点误判趋势,22元左右过早大幅补仓,造成主跌段过后重仓深套,无法在15元以下继续买入降低成本,做差价效果亦不明显,问题总结:安全边际不够严格,没有按照纪律执行补仓操作,过多的趋势判断和做短差,自我评价:30分;
2、招商银行,也是2010年开始检查,初始13元左右,下跌过程中逐步补仓,在一季末高点大幅度减仓80%,后又在13元以下逐步重新买入,波动操作比较成功,总体建仓尚未完成,等待配股,自我评价:80分;
二是可选择消费品行业,思路是长短结合的逆向投资,同时关注相关政策影响下的行业景气度拐点,若景气度保持则做小仓位短期逆向,若景气度下降则加仓做长期逆向,主要投资目标如下:
3、苏宁电器,2010年14元开始建仓,今年逐步加仓,基本未作波段,三季报后暴跌比较出乎意料,电商战略的不确定性影响持股信心,由于仓位已较重,未进行大幅补仓,目前公司的未来可能性很多,需要加强关注随机应变。问题总结:为了避免过分集中金融股而买入苏宁,之前并没有深入分析,因为对曾经优秀的公司过于放心,被股权激励定向增发等因素影响,未及时发现行业企业的重大变化,过早加仓且未执行补仓纪律,安全边际把握不严格,自我评价:0分;
4、银座股份,2010年27元开始建仓,逐步补仓,二季度仔细分析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认为不确定性过大且缺乏足够的护城河,在反弹至20元左右放弃。问题总结:对安全边际把握不严格,过分迷信公司的扩张能力而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虽然银座依然存在困境反转甚至实现其宏伟战略的可能性,但不是我所能把握的,自我评价:20分;
5、格力电器,2010年末16元左右买入,几年年中20元以上全部卖出,仓位不高获利不多,算是较好的执行了景气度拐点到来之前的短期逆向投资策略,自我评价:75分;
三是医药行业,思路是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以长期持股为目标,然而随着对医药行业的了解越深入,越感觉到把握不足,特别是行业前景确定性与单个公司的风险性并存的情况下,对医药行业的投资是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主要投资目标如下:
6、东阿阿胶,自去年末阿胶大幅提价全部卖出后,一直在等待回归的时期,在今年为数不多的40元以下机会逐步买入,又在48元以上卖出了大部分,希望未来的大熊市能够让优秀企业的价格回归理性,自我评价:60分;
7、复星医药,从14元开始建仓,下跌过程逐步补仓,后在11元多清仓,最初选择复星的原因如前述,既希望分享行业成长,又希望回避单一目标的风险,对于复星的内在价值分析则是远超我能力范围的,最难以接受的是,复星似乎逐渐成为以投资为主业的医药公司而非产品本身,这也是我最终亏损放弃的原因,自我评价:30分;
8、国药股份,17元开始建仓,本想借一季度意外的业绩下滑买点便宜货,没想到低估了市场先生的喜新厌旧,反弹后微亏出场,这一笔投资不够谨慎,有些想当然而为之,作为医药商业公司,估值要和商业公司靠近,自我评价:15分;
9、上海莱士:忘不了去年的大牛股,一直在等待它的价值回归,很运气的买到今年的最低点,更运气的,因为华兰生物的意外因祸得福,并且在反弹接近最高点卖出大部分,以上过程完全不在计划内,由于产品涨价预期强烈,即便公司今年的增速大幅下滑,估值依然高高在上,我的长期建仓目标无法实现,自我评价:65分;
四是酒类行业,思路是抓住景气周期的尾巴,或许尾巴还很长,在经济逆周期的环境下,作为周期股的对冲配置,主要投资目标如下:
10、贵州茅台:个人对白酒其实有所芥蒂,买茅台是受到了辛巴兄的影响,价值投资者好歹也要赚点茅台的钱,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自我评价:70分;
11、张裕A:红酒是我的偏爱,不否认和个人兴趣有关,但也是考虑其成长空间更大,但是短期的泡沫并不亚于白酒,在四月份85元以下买入了部分,主要是一季度进口红酒的短暂冲击带来了机会,但是从大周期的角度来看,依然是太贵了,100元以上全部卖出,自我评价:65分;
其余买入过的公司时间都很短,还无法给出评价,今年的总结就略过了。总体来看,今年关注和买入过的公司较多,交易也过于频繁,这可能也是学习的必要经历吧,有些坏习惯一下子还无法根除,而有些原则把握的随意性造成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买入前没有充分了解公司、未严格遵循估值基础上的安全边际原则、随意加仓或补仓、以预测市场短期走势为操作依据、被干扰因素影响决策(如股权激励、定向增发、大股东增持、权威人士评论等)。
2011年的总体评价:新的猎手,总是容易不淡定,看到小兔子、小狐狸就乱打一气,等到大象出来的时候,想射击却发现没子弹了……
展望2012,期待着更多优质公司出现更好的买入机会,目前谨慎保持仓位和扩大现金流来源显得非常重要,投资思路依照三条主线:
一是低价金融股,保险行业可能提前迎来复苏,如此则人寿的降低成本计划难以实现,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毕竟仓位已经很重,用T兄的话说:肉都在锅里;银行则不同,招行虽然优秀,我依然在等待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也许大概率不会出现。总体来说金融股最符合自己的能力圈和信息优势,更有可能把握周期的波动,集中投资也得以安枕。
二是优质消费医药的长期买入机会,这也想必是巴式门徒共同的追求,茅台张裕白药阿胶等大众情人我是不指望了,挖掘具有成功潜质的优质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也会是2012我重点研究的领域,估值方面则以94、05的历史大底为标准,绝对不能以过去三年的泡沫估值来衡量所谓的优质公司。
三是有竞争力的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的逆向投资机会,用更简练的话说就是:在熊市中寻找“沙漠之花”,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尽量多研究和学习一些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毕竟自己还年轻,有时间,还有可能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但动手则要谨慎再谨慎,略微交一些学费就可以了。
2012年的目标:以更低的价格买入金融股,初步建仓优质消费医药股,寻找到几朵“沙漠之花”,收益率方面,最好保持不亏损,最坏也要比今年少亏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