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2011-11-09 08:19:15)
标签:

巴菲特

安全边际

f91

民生银行

茅台

杂谈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评:最经典的是1915723035跟帖。
原文地址:我的安全边际作者:股民老K
在《飞刀,又见飞刀》那篇博文中,有网友问及安全边际的事情,对这个充满个性的问题,一旦有人穷追猛打,大师们都装作不知道,顾左右而言他,我不是大师,可以信口开河。

安全边际涉及到投资者个体对企业的估值、风险判断、自己的预期收益率、投资期限等各方面,前三者充满主观色彩,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不清楚,投资期限也与个人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所以,下面我所说的东西只是我自己的,主观的。请观者自重。

首先,我确定一个无风险收益率,有人拿国债收益率说事,我的标准更高一点,A股市场存在IPO套利,所以目前我把10%~12%的年复合收益率看成是无风险收益率。

其次,格雷厄姆曾说过,相比较无风险收益率,如果切换到普通股投机中,至少要50%的超额收益率,才考虑(忘了原话了,有兴趣者帮忙找找看)。所以,我把15%的年复合收益率看成是买入普通股的最低门槛。

再者,我相信两个方面的均值回归,一个是市场估价方面的,一个是行业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前者容易被人接受,后者定会被人批判。

于是,按照巴菲特的“投资者投资一个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会超过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简单地,我为自己15%的年复合收益率预期找到一个锚:对于可预期的长年(10年左右)ROE水平在15%左右的,且可永久持续经营,我最多支付1PB的买入价格。

再次不完美地,不科学地,我将一个非线性的东西简化成线性的,如果企业可预期的长年ROE水平高于15%,我只简单地将其除以15%,得到可以买入的市净率。(此处也可以参考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一文中的“投资者的公式”一节。)

有人说,长年ROE高于15%,显然会给予投资者更多的回报,简单线性一除,估值太低了。是的,我承认,但我是保守的,这正是上面提及过的行业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均值回归,你要批判,先批判这个。其次,我相信我肯定要犯错的,巴菲特说自己总会犯一定比例的错误,谢清海说自己1/3的决定是错的,我与他们相差万里,就算一半决定是错的话,在这个方面还是保守的好,可以抵消掉部分错误带来的收益率影响。

另外,如果在普通股投资(格老说是投机)方面,风险较大,不确定性较多,上面的锚,根据感觉(卡拉曼说风险其实就是感觉),我修正为20%。

如果有人说这个价格是变态,我说我其实只是期望15%的年复合收益率目标而已,并以此机会成本进行投资决策。

对于那些用DCF估值,贴现率取10%,却号称要取得30%甚至更高的年复合收益率的高成长型投资者,见笑了,不是你笑我,就是我笑你。
分享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3

[转载]我的安全边际

阅读(1815) 评论 (20) 收藏(3) 转载原文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20年
后一篇:20年
  • lbhae2011-11-08 10:41:49 [举报]


    安全边际是最难理解的东西,他包含了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对个股的理解程度,甚至包含了一点对市场当前和未来形势的预判,很容易出错,很容易有黑天鹅飞过。也许永远都没有什么很好的定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么多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个股的理解,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用心控制好自己的手,不要乱下单,动的越少,错的越少,动的越多,错的越多
  • 19157230352011-11-08 10:44:42 [举报]

    我觉得民生就是个好的具有安全边际的标的。民生上市10年多来,没有哪一年的净利增长低于26%,2004年净利20。38亿,今年将接近300亿,这个速度谁敢想象?!即使按照很多人担忧的,银行的增长不可持续,民生今后5-8年净利递增15%应该没有悬念。我05年初买入,市盈率15左右,当初股指1200多,到如今1股变成4。68股,可惜09年以前的所有现金分红没有买入,不然,股份增加得还要多。这就是长期投资一个优秀企业的回报,这就是复合增长的魅力。

    博主回复:2011-11-08 10:48:23

    民生银行,在05年到11年的6年中,经历了数次金融动荡,依然不改其增长的力量。因此,很多看空银行的言论,都不如数学基础的力量。未来,民生依然会持续成长。严重低估买入这种企业,是非常好的生意。

  • 股民老K2011-11-08 10:49:44 [举报]

    风兄,我还不算保守哈,sosme才是真正可以长命百岁的、非随机致富的保守主义者,超长时间的闪电估计也劈不死他。

    博主回复:2011-11-08 10:52:51

    他确实非常的保守,长命百岁。

  • sitem00n2011-11-08 11:03:33 [举报]

    风兄的估值非常合理
    不过你寻求的“长年”Roe水平超过15%大概是多少年呢?

    博主回复:2011-11-08 11:07:53

    10年,我近视眼,外加想象,这是极限了。一般来说,我会根据3年左右的发展趋势判断下赌注。

  • 学会冷静2011-11-08 11:05:35 [举报]


    如果按1倍PB来买入,苏宁电器需要等到6元才值得买,这个,这个,有的等了!

    博主回复:2011-11-08 11:14:13

    老K就是在等这个机会,1倍PB,7、8倍市盈率,严重低估的买入时机。
    这就像我说,15倍PE买入苏宁,是个合理区域的生意,也有可能再次倍苏宁的再融资催生高速成长,且未来的市场空间太大,形成绝对竞争优势之后,这种潜在的价值,值得在合理价格买入。
    而老K,我估计他不会选择这时候下手。

  • 19157230352011-11-08 11:11:41 [举报]

    19157230352011-11-08 10:44:42 [举报]
                我觉得民生就是个好的具有安全边际的标的。民生上市10年多来,没有哪一年的净利增长低于26%,2004年净利20。38亿,今年将接近300亿,这个速度谁敢想象?!即使按照很多人担忧的,银行的增长不可持续,民生今后5-8年净利递增15%应该没有悬念。我05年初买入,市盈率15左右,当初股指1200多,到如今1股变成4。68股,可惜09年以前的所有现金分红没有买入,不然,股份增加得还要多。这就是长期投资一个优秀企业的回报,这就是复合增长的魅力。                                                                博主回复:2011-11-08 10:48:23
                    民生银行,在05年到11年的6年中,经历了数次金融动荡,依然不改其增长的力量。因此,很多看空银行的言论,都不如数学基础的力量。未来,民生依然会持续成长。严重低估买入这种企业,是非常好的生意。

    -----即使按照民生07年最高价18。08算,到如今民生的涨幅相对于股指还是领先的,很多人总在说买银行亏本了,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计算过民生银行从08年以来送、增股的因素,我05年初5.5元买入并持有至今,每股成本变成1。06左右,还准备持有5-8年,等待民生破产,哈哈。什么时候大家领会到复合增长的魅力了,就能体会到价值投资的快乐了。国人的浮躁,在股票市场表露无疑。可惜,可悲,可叹!

    博主回复:2011-11-08 11:17:46

    民生当年05年15PE基本上就是合理价格买入,享受了合理价格买入内在高速增长的价值。如果当下还是15PE,老兄的收益将再次翻几倍。所以,严重低估+内在价值复合增长,将是可怕的效益。
    民生,现在的净资产收益率进入快速提升期,将来会越来越好。

  • colin2011-11-08 11:17:12 [举报]

    非常合理的思路,A股本来能买的股票都不多。
  • 19157230352011-11-08 11:26:06 [举报]

    还有很多人担心银行的再融资,这根本也是个误区。银行的融资,只要融资价格是合理的,都是应该支持的。民生07年和09年各有一次融资,相比当时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基本是合理的,这两次融资支持了民生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滩薄多少收益。不实事求是,一味地在那里哇啦一通,那还来这个市场来干啥?我所知道的国外银行都是要不时融资的,只要是合理的资金需求,都应该获得股东支持。例如并购,一旦资金需求很大,为什么不融资呢?融资可以是股权融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发债等。如果不能融资,也不用发行股票了。
  • 19157230352011-11-08 11:35:11 [举报]

    我05年初买入时就是想,吃定民生了,至少7年不松手,我预期在2012年“交接”前后卖出。现在看来,政局还是稳定的。除了出现大的变动,我准备再持有5-8年,单靠民生银行,彻底实现财务自由。我估计的民生市值到时候应该能在2千亿美元左右。这还是在年递增15%基础上的测算。如果民生的增长速度再稍高一丁点,则很可能提前实现我的目标。

    博主回复:2011-11-08 11:38:17

    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如果放开自由竞争,民生银行的成长空间会更大。未来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只要保持7%左右的成长速度,民生银行的增速15%,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只要,民生自己不出大问题,中国宏观体系不出问题,你想不财富自由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 wo918882011-11-08 11:40:41 [举报]


    这个博文为什么首页上没有出现?
    十分重视安全边际是好,A股长期不具备,所以,应该开辟投资海外金融市场的战线。香港是个开始的选择。
  • 下上周2011-11-08 11:46:31 [举报]

    博主不是芒格的玩法吗?芒格只选一流的公司,他说过“用合理的价格买入杰出的的公司好过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般的公司”。博主的很多观念是不错的,但和这篇文章谈的不是一个套路。这篇文章是“烟屁股”玩法(ROE在20%以下的公司芒格是看不上的),这个时代在美国和中国都已经过去了。好公司当然也要安全边际,但不需要折来折去折腾自己,好公司只能等到危机时才有安全边际,像去年的茅台,现在的苏宁也可能是这样。

    博主回复:2011-11-08 12:02:52

    强调安全边际的作用,对什么玩法都一样。芒格也不会高危介入,违反数学基本原则。去年的茅台,我也买了,现在的苏宁,我也来了。也不影响我,以极低的价格买入长期增速相对低的银行。

  • 19157230352011-11-08 11:52:50 [举报]

                                19157230352011-11-08 11:35:11 [举报]
                我05年初买入时就是想,吃定民生了,至少7年不松手,我预期在2012年“交接”前后卖出。现在看来,政局还是稳定的。除了出现大的变动,我准备再持有5-8年,单靠民生银行,彻底实现财务自由。我估计的民生市值到时候应该能在2千亿美元左右。这还是在年递增15%基础上的测算。如果民生的增长速度再稍高一丁点,则很可能提前实现我的目标。                                                                博主回复:2011-11-08 11:38:17
                    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如果放开自由竞争,民生银行的成长空间会更大。未来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只要保持7%左右的成长速度,民生银行的增速15%,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只要,民生自己不出大问题,中国宏观体系不出问题,你想不财富自由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 世界上也没有多少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的高速增长了,虽然增长质量不是很高,但毕竟是很快的增长啊。我长期的观点就是,看问题要客观一点,宏观一点,长远一点。每天盯着那几分钱的涨跌,累啊。我05年至今没有交过一分钱的什么交易税,印花税,持有的市值不照样增长了。我也不后悔07年没有在最高点抛出,最高点是留给股神们的,我只要求围绕股票价值的合理价格。例如,在北美市场,银行股的合理价格基本在15-20倍左右,现在国内的价格根本是扭曲的,要是我有钱,一定满仓再满仓。不准备拿个5年8年的股票根本不值得买,这好像是哪个名人说的吧。既然实践证明是对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庐山面目,跳出来看就会很清楚的。
  • chen07062011-11-08 11:55:23 [举报]

    还好,A股市场还有银行,B股市场还有中集鲁泰达得到这个标准。(中集近段时间可能ROE会跌破15%,但长期来看应该可以)

    我是看laoba1的博客入的价值投资之门,最早进sosme君的博客时觉得这人说的话简直不可理喻,看了几个月才顿觉醍醐灌顶。
  • 天易2011-11-08 12:08:24 [举报]

    楼上的1915723035兄眼光、耐心一流。
    一个问题为何05年不选招行,而选民生?
    现在如何看招行?


  • 一只小猪20032011-11-08 12:10:34 [举报]


    按风兄的安全边际的观点,现在A股符合此标准约有多少家(估计应该不太多了吧),最好能帮忙举几个具体的个股。
  • 青春的youli2011-11-08 12:57:22 [举报]


    安全边际很重要,但,不能完全忽略“成长”,如果承认我国未来N年还有不错的增长,那,“1PB买ROE15%”个人看来其实是更大的概率极低的赌博。 6元苏宁 or 60元苏宁?至少我没勇气赌前者。
    当然,如果认为我国未来会有变故,那什么都是浮云了……
  • tjqg82011-11-08 13:35:00 [举报]


    楼上的1915723035兄眼光、耐心一流。
    一个问题为何05年不选招行,而选民生?
    现在如何看招行?

    我也是2005年3月买入的民生,民生招行对比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分红,发现招行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同样2005年买的是招行而不是民生那么我目前的收益率将会低的多),股权结构民生优的多,那时我就不断的搜集民生和招行自成立以来的财务数据(招行较民生要低 ).记得那时再网络上搜索到一国际知名评级公司评价中国增长最迅猛前五家公司第三名是民生,且我看到时以是连续3年在榜单中.
    等...
    我2008-2010不断的反思为什么在30多倍PE时没有暂时退出.这个以在去年明白了,一通百通呵呵解决了我很多东东.
  • 他在云端2011-11-08 15:42:47 [举报]


    我2008-2010不断的反思为什么在30多倍PE时没有暂时退出.这个以在去年明白了,一通百通呵呵解决了我很多东东.
        为什么没退出呢?请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心得吧?
  • wo918882011-11-08 20:49:35 [举报]


    为什么首页看不到?
    发言也全部消失呢?
  • 19157230352011-11-08 21:49:53 [举报]

                                天易2011-11-08 12:08:24 [举报]
                楼上的1915723035兄眼光、耐心一流。
    一个问题为何05年不选招行,而选民生?
    现在如何看招行?

    --当初的确有多个选择,招商、海尔、茅台、民生等等,从价格看,招商8块多,海尔和民生差不多,茅台不过20多元。首先从企业体制看,招商以国资公司为主体,虽然也很追求盈利,但大股东还是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海尔其实很特别,虽然是国资,但管理层随时有可能私有化,但张瑞敏若公然私有化的话,引发的社会经济矛盾会很大,若不能实行管理层持股,张等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热情必然降低;茅台是纯粹的国资公司,以前定价权都没有,人事权更是省委定夺,不看好也是因为其体制。现在看来,茅台的定价权回到了自己手里,地方政府对高价茅台更是求之不得,但体制问题还是个大问题,还会不断出问题。当然,当时投资茅台,到目前收益是最大的。投资民生的最大好处是其私营体制和相互牵制的股权结构,都是自己荷包里的钱,谁不心疼呢?管理层虽然很强势,但三五个股东一联合,管理层立马下台,这和西方的政体类似,相对比较稳固。另外,从民生成立到04年底,其发展速度堪称“野蛮”,董文标虽然只是中专毕业,但这个人眼光很独到,多年在金融体系内浸淫,知道做什么最来钱。民生成立后的前10年,实际上最拿手的是公司业务,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奠定了改革的基础。民生的体制还决定了其内部的改革能顺利推进。别的银行行吗?分行的头脑们在当地哪个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行不是说动就能动的。民生的事业部改革(当然目前还不彻底),一两个月就能搞完,其他行想都不要想。从这里面看,民生的执行力超强,商贷通是又一个例子吧。

    说到底,我选股首先看行业前景和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以上4个标的应该都算不错的),然后看企业构架,再看管理层构成,最后看以往业绩。

    分享这些,不是想说自己眼光如何,耐心怎样,只是想表明一个观点,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能创造奇迹的少数国家之一,优秀企业也不少,关键是你能否判断准确,能否买入并持有若干年。坚持才能胜利。赢了自己才能赢得利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