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2017-03-31 09:04:45)
标签:

亨比

旅游

栋格珀德拉河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连续多天交通奔波,起早贪黑的飞行,日出日落的追赶,再加上这两天在亨比的大密度的巨石阵和神庙群中不知疲倦的穿梭,身体的倦意是肯定的,而对古迹的审美疲劳也会产生,我们其实真的需要一个小憩的空间,松驰一下我们紧张的身体和神经。

    本来我们还想去河对岸的一个山顶上看那里一个出名的寺庙,但和车夫商量了一下才知道,那个寺庙在河的另一方,如果坐三轮摩托去的话,要绕很远的路才能过桥,光那一段路都近四十公里,来回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午后了,这个时间去的时间不太够,况且我们还得再爬一座比马堂加山更高的石头山,同伴也已经不太想爬了。所以我们决定下午的时间还是小憩一下好了。

   午饭后的这个下午,正是属于这样的小憩时间了。而我们的车夫似乎也明白了我们的需要,把我们带到了河边,这条流经亨比的河叫栋格德拉河,在我们往的客栈天台上就能看到它了,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这条弯弯曲曲的河其实是依着地势,从巨石阵中曲折蜿蜒而过的,有些地方较为宽阔,有些地方则只有十米不到的宽度,河边和河里都布满了巨石,延续了亨比的地势特点。

    我们要去的河边是经过亨比集市后,向河边拐出去的一个河段,这个河段中有一个LP里标作“小圆舟码头”的地方,是亨比特色的“筲箕船”的“天然码头”。

    所谓“小圆舟”大概是LP中文翻译的一种译法,这种形式的船,在东南亚一带也有叫“筲箕船”的,越南、泰国等都有,适合在一些水流不急,没有波浪的河流和湖泊使用。而所谓“天然码头”是我自己说的,意思就是自然形成的一处适合船只停泊的地方,是一大片相对平整的河边石块,没有任何人工设施的码头。

    从亨比集市到小圆舟码头这一段河道,风景很优美,也很特别,我虽然也走过好多地方,看过好多自然风景,但也没有想出来有哪个地方和这里是相似的。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风景,正好缓解一下我们身体和审美的双重疲劳状态。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的小圆舟码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栋格珀德拉河畔的小圆舟码头和小圆舟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别看这小圆舟不大,但可以坐七八个人。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我先来摆个pose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我先来摆个pose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中的小圆舟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中的小圆舟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小圆舟码头的林迦雕塑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两个骑车的老外准备过渡

    午后的这个时间,还是很晒,即使河边也是很热,水面上反射的光线也很强。我们先问了一下坐这个小圆舟去玩的价格。这个码头的小圆舟似乎是被一伙人垄断了,开的价都非常高。他们建议我们花三四个小时,先坐小圆舟游玩,可以看到水上寺庙等的,然后到一个村后由摩托车搭我们到我们开始想去的山上的寺庙,看完后再用摩托车送回来,再坐小圆舟回来,这个方案倒是不错,可以把我们想到的都玩了,但开价要6000卢比,这也太贵了,我们没有同意。

    车夫在旁边看出了我们的意思,说如果我们不想再爬山了,干脆晚一点再来,差不多日落的时候,小圆舟就没有那么多人坐了,那时候的价钱会便宜一些。所以我决定先在河边逛逛坐坐,喝喝椰青,吹吹水风,逍遥一下午就算了,到时看情况再决定坐不坐小圆舟了。这样决定后我们也不需要车夫停我们了,我们就让他回家休息了,毕竟人家也是今早四点多就来接我们了,一直到现在了。

    回到码头再咨询了一下傍晚的价格,说如果只是在河道里玩一下,不去山上寺庙的话,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也要4000卢比,还是太贵了,坐小圆舟的事还是作罢了。

    继续沿着河道延伸的路走就偏离河道了,一问原来这条路是通往我们早上去的维达拉神庙的,我们没有再走的必要,于是我选择了一条几乎没有人走的,继续贴着河边的小道(或者说不是路)继续深入。

    路上的石块似乎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当中也看到一些人为雕刻过的巨石和石柱,就丢弃在路上,可能是一些未完工的寺庙的材料。

    路上也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河边的巨石大部分显现黑色,而不再是我们这两天在亨比看到的熟悉的暗红色。而石头很显然又是同一种的石头,只是它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而看看河道上方山上的山头,也同样的暗红色的。我的估计是河边的石头在河流水位较高的时候,经过水的冲刷和浸泡,石头中某些矿物质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黑色的物质。

    走近这些黑色的大石头,很有趣的是,亨比的暗红石头材质都是比较干燥粗糙的,因为太阳的暴晒,通常它的温度也比气温要高,所以多是暖暖的。而河边的黑石头呢,可能是经过水流长年的冲刷,表面已经开始光滑细腻,而且油光锃亮,表面像有一层润滑油似的,摸起来也凉快好多,证明温度是比红色的石头低。

    继续往深处走,我们发现了一处几乎是废弃了的雕塑群,这个地方在河边的一处巨石阵的高处,巨石堆砌得很惊险而奇妙,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难免当地人曾经想把这里作为雕塑群。而后来我们又发现一些新的雕塑,也许现在又准备开发这段河边的巨石阵了。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巨石阵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巨石阵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巨石阵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巨石阵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巨石阵,发现里面有些雕塑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这块似乎要掉下的巨石之下,就是似乎是发现新雕刻的所在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看这个雕塑感觉就是很新的,这形象像外星人。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还有一些应该是现代派的彩色石刻

    走到这里,前面已经全部是巨石挡道的河边,没有能走通的小路了。我们又翻过了一座石头山,下山后发现是一个寺庙的后门,我们从前门出来,就回到了河道之上了。

    而这一段路,我们已经走过了小圆舟要走的河道,我们的对面就是一个寺庙,小圆舟这边的码头就在这里,而再远一点的巨石山山头,有一个白色的寺庙,就是今天我们曾经想去的地方,看来过去还得半小时的摩托车程。

    河道到了这里,似乎是出现了一个断流的状态,小圆舟是无法再通过了,因为河里的石头已经把河道堵死了,河水从石头之间的缝隙穿过,延续了这段河道。而在地图上看,河道的再上方,还有一个小圆舟码头,估计就是用于上方河道的了。

    我们正想原路返回,河里来了一个小圆舟,两个印度妇女划着舟,问我们要不要坐船,我们她过渡到寺庙那边的费用,她们说只要100卢比,回来也一样价。这个价就比较合适了,我们马上上了船到那边的寺庙,这小圆舟坐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河风直接贴着水面吹过来,很舒服。由于船的位置低,感受就是坐在水里一样。河里我们也看到一些坐着小圆舟捕鱼的人。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下山后的河道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对岸的寺庙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来接我们的小圆舟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里的打鱼人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过渡了

    一段很好玩、很过瘾的小圆舟过渡,我们已经产生了新的想法,我们和两个妇女说,我们回程时不过渡了,我们想坐小圆舟回到亨比集市那边的小圆舟码头去,一路上再看看风景,她们说可以的,开价只是600卢比(含刚才过渡的100卢比)。感觉是很好的价钱(相比于亨比的小圆舟码头4000卢比的天价),我们马上就同意了。

    过渡到这边后,又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河边的石头经过水的冲刷和浸泡后,不是呈现为黑色了,而是变成了奶白色!

    甚至这一带的石头,也不像亨比常见的石头那种圆滚滚的形象了,大概是经过了长年水的冲刷,圆形的石头已经被冲成了偏平的圆形了,从水平的角度去看,就是一块扁形的石头。而在这些扁形的石头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像冰川石窿一样的东西,是否这里也与冰川有关?

    这里离黑色石头的河段大概也就是二公里不到,但河边的石头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这还是不是由于石头里的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呢?我已经没法再断定了。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有些像冰川的石窠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边的白色石头

    再上到寺庙看看,寺庙的原址已经是荒废的了,有些地方用铁架撑着,有些地方也有在维修的迹象,而寺庙的后方,有一处后来才建的房子,有些僧人就居住在这里。

    在寺庙这个高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河道里原来是有一条石桥的,但现在已经完全倒塌荒废了,不然过渡到河对岸还是很简单的。

    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台湾人,他是从新竹过来的,刚从山上的寺庙回来,这是我们整个行程第三次见到中国籍的人,也仅仅是三次,看来到印度中部的中国人还是不多。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废弃的石桥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河道已经被乱石封闭了

    回到河边,我们要回程了,这时夕阳已经西下,温度开始降低,河面上更舒服了。

    我蹲在小圆舟上,也划了几百米,感觉这个小圆舟还是挺好划的,不算费劲,虽然前进的速度不快,但在平隐的河流里还是不错的了,毕竟这种小圆舟用的材料很简单,就是竹篾织出个框架,再用纤维布封底,涂上防水材料就行了,成本很低,不需要使用木材,就算是效率低一些也是很好的了。

    一路上,两位妇女带我们看了水边的寺庙,穿了水上的洞穴,还一直在给我们介绍两岸的情况,感觉是很实在的人。

    快到亨比那边的小圆舟码头时,我看到她俩突然面有难色,一种担心的感觉浮上了面容,问她们有什么问题,她们开始说没有。再多问两次,她们才说,小圆舟码头上坐着“他们的人”,我估计那“他们的人”就是码头上垄断小圆舟生意的人,他们要抽取每个小圆舟经营者的费用的,所以这边的小圆舟服务很贵。因为没有政府在管理,“他们的人”就成了非法管理者,不交钱就别想在这做生意,这其实就是黑社会的角色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黑社会了。

    我们问,你们不能在这里搭客或经营吗?她们说,这里是亨比的地头,我们问,那刚才寺庙的地方不是亨比吗?她们说,是的,那里已经不属于亨比,还说了个我们记不住的地点。

    原来是她们俩已经“违规”闯进了别人的领地了,两位妇女心肠还真是很好,她们说,到岸后我们迅速离开码头就是了,希望那些人不会为难我们。

    到了码头,我们从“他们的人”的侧面快速离开,那些人也是看到了我们从她俩的小圆舟上来的,不过可能因为我们是外国人的原因,也没有过来为难我们,我们离开较远后,两位妇女还一直向我们走这边张望着,怕我们有什么问题,确实令我感动。最后我也是看着她们撑舟离去,向她们挥手道别才安下心来。其实我也担心“他们的人”为难她们俩,问她们要钱,本来我们给的600卢比也没多少,再让那些人“黑”了钱,这趟人家就白干了。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寺庙这边的上船点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好心的印度妇女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我也来划一段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要进石洞了,这个洞仅仅可进小圆舟,没有技术还进不去。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石洞里往外看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石洞里往外看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水边的寺庙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夕阳下的河道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夕阳下的河道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夕阳下的河道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上岸了,我们迅速离开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猴子在注视着我们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湖边的芦苇让我们依依不舍
重回印度——亨比,栋格珀德拉河的惬意
与两位好心的妇女挥手道别了

    一小段不太和谐的小插曲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回到亨比集市买了些水果,今晚是我的生日餐,呵呵。

    在戈皮客栈的顶楼天台上,同伴向我祝福了生日快乐,没有酒、没有茶、没有蛋糕、甚至没有荤食,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展望日后都有好日子。

    想来这几年,有好几年的生日都没在家里过,大前年我出差辽宁,圣诞和生日都在沈阳过的,没有人知道我的生日,但有众多人一直聚餐,等于过了个热闹的生日;前年我们三个人去了缅甸的蒲甘,也和今天一样,有日出日落的美景相陪,我请大家在娘乌镇吃了晚饭庆祝;而今年也是圣诞和生日都在印度过了。

   其实我也并不是想在外面过生日,生日嘛,似乎还是和家里人过更好,不过我并不刻意而为,一切随缘吧。因为我的生日正好夹在圣诞和元旦之间,也是好多人的假期,因此这段时间出行的可能性是较高的。

    在家过也好,出外过也妙,生日并不是一个仪式,它更多是一个节点,一个让人纪念、让人思考、让人感恩的节点,过了这个节点,幸福也好,艰难也罢,我们都还得恪守承诺,追求本真,继续努力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