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2010-06-03 12:23:07)
标签:

lp

钟楼

蓝城

遗孀

焦特布尔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十四、蓝色之城焦特布尔

 

    从焦特布尔古堡中的堡垒里,人们听到的声音就像诸神在奥林匹斯山上听到的一样————数不清的人们在下面的世界中向每一位神单独说话,他们的声音清晰而独立,会被全知者记录下来。

            ————奥尔德斯.赫胥黎《开玩笑的比拉多——一个理智的节日》

 

    从我们的空调包车走出来的时候,仿佛从天堂到了地狱,我们已经进入了西拉贾斯坦的塔尔(thar)大沙漠。这里不仅印度最炎热和干旱的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干旱地区,而焦特布尔就是在这片干旱地区中崛起的城市。

    

    尽管这里的气候环恶劣,但这里的人们为保护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不断的努力着,十五世纪时,这里的比什诺伊人设立了29条保护自然的信条,其中包括不许杀动物,不许砍树,以及在葬礼的火堆上不要用木头等。1730年,焦特布尔的王公为建石灰窟让人去砍比什诺伊的树,一个妇女便抱着树木死死不肯放,高喊着“一颗被砍下的头比一棵被砍断的树更不值钱”刀斧手砍断了她的头,但其它比什诺伊的人纷纷效仿她的做法,真到刀斧手砍下的人头达到363个,王公得知这场屠杀,才在村里建起了保护区,禁止砍伐和捕猎。而这位妇女的高喊的话也成了拉贾斯坦的名言。

 

    我们是在市区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下了车,本来我们还想让司机送我们到LP介绍的一家客栈,可是司机不愿意,原来那家客栈是在离钟楼虽然不太远,但车开不进去的地方。我们背着包在高温下穿过密集的闹市,到达这家客栈,大门却紧闭着,敲了半天门才开了,主人倒是热情,只是房价就很贵,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那种。

 

    这时我彻底明白了,这家客栈和乌代布尔那家漂亮的客栈一样,其实现在都没有住人,如果仅是我们两人入住的话,它们需要配备很多的人力物力为我们两人服务,这样成本会比客人很多的时候高得多,所以当只有很少人要住的时候,这些客栈要不就开个高价,要不就宁愿不接待了。

 

    我们也理解主人的这种心情,想着就住一晚,随便找家也行了。后来我们找到一家叫the blue house,好像见过在LP上也有介绍,于是就住下了,只是没有空调只有吊扇。肖峻看了房子说虽然没有空调还是挺阴凉的。后来我们再看看LP才发现问题,原来LP介绍的那家客栈是叫blue house,并说有不少客栈冒充它的名字,看来我们现在住的这家也属于这类。可不,我们刚住下,老板就问我们怎样去杰伊瑟尔梅尔,听我们说坐火车去就说不好,说要帮我们退掉火车票改坐汽车,说这样能省钱云云,一听就知道想挣我们的手续费。

 

    尽管感觉有些上当的味道,不过也算是自投罗网,但这家客栈就在雄伟的梅兰加尔古堡之下,抬头就能感受梅兰加尔的壮丽,而在客栈顶楼,也是拍摄古堡的好地方,所以我们也不觉得太亏。

 

    太阳下来后我们在钟楼周围闲逛,这里是一个比斋浦尔老城区更密集的市场,但主要是用于当地人的商业用途,旅游物品不多,因此非常多的印度人从各地而来,出售或购买他们所需的物品。

 

在钟楼旁边有不少的水果档和小食摊,水果SHAKE做得又浓又好喝,而且明码实价,不再搞老外价,让我们喝得开心,这一大杯水果SHAKE下肚,甚至可以省下一顿。而几家挺有特色的煎旦店也很吸引人,把煎好的旦夹在面包里,再放上各类香料,确实挺不错。其中有一家还把LP对它们店的推荐放大贴在店面上,一见游客,就指着那推荐,游客多数会停下来吃它两个煎蛋。而且店主还准备了好几个大本子,让客人留言,其中一本是中文版的,主要给中国、台湾、香港等客人留言,我在那上面给它留了个“无敌双蛋,以形补形”的绝佳广告。

 

晚上,以为温度会降低一些,怎知到天台上,吹过来的风都是熨人的,地面上来不断的散着热气。夜色中的梅兰加尔古堡在灯光中显得柔和而亲近。

 

睡下的时候才发觉吊扇是没有档位的,要不不开,一开就是最大的,而且就在我们的床的上方,那风吹得人无法睡,但关了又同样热得人没法睡,更要命的是床上铺着厚厚的垫子,简直就如睡在火海里一样。我干脆把床单铺在地上去睡,但还是太热,一夜都在“烙饼”,到了三点,号称在长江四大火炉之一武汉酷热中熬大的肖峻,也终于熬不住了,干脆抱一床单上了天台。我出去看了看,楼梯的大理石扶手到了半夜了,竟然还是火熨着,于是我也打消了上天台睡的念头。

 

早上起来上天台遥望,蓝色的焦特布尔在晨光中安静而祥和,这和白天那酷热浮躁的那个焦特布尔相差太远了,风也开始清凉了,这是一天是最好的时刻。见状我们赶紧又睡了一觉。

 

我相信在如此的气候环境,仍然能够聚集如此多的人,最终形成一座城市,梅兰加尔古堡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是如此的雄伟壮观,以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抬头仰望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惊叹。它建在一座125米的山上,城堡和山石连成一体,有一种令人震憾的荡气回肠之美。

 

我们沿着上山的通道,走进了这个令人畏惧的建筑伟业中。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它售票的地方,其实是入门的时候就走过了,由于今天这里搞活动,有许多当地的要员在这里开会,因此可能就免了游客250RB的门票,一下省了五百,我们俩挺开心的,说晚上要去吃顿好的。

 

城堡里有强悍的防御工事,也有温暖的享乐场所,这几乎也是印度古代王朝城堡必然的内容。而这里的城墙由于是在山上的原因,显得极其险要,从城墙里探出的大炮直指山下的老城,而老城仿佛知道它们得到的不是威胁而是保护,安静的展示着它迷人的深蓝。焦特布尔的这种蓝色也充满了神秘与诡异,除了传说中的能够驱除蚊虫外,我相信更多是宗教的原因。

 

比较特别的是城堡入口不远的门旁,有十五个小小的手印,它们是王公曼.辛格的遗孀们SATI(自我祭献)的标记,她们是焦特布尔王朝最后的遗孀,1843年她们把自己投入到王公葬礼的火堆去了,这些手印至今仍然被供奉着,吸引着无数虔诚的目光。很难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们中国古时也有生人陪葬之类的,但那都是强迫性,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葬的。而像这些遗孀那样以一种自觉自愿的心态去自我祭献,则更需要一种宗教的精神力量。尽管近代的印度已经立法严禁这类的自我祭献,但时而今日,这种SATI仍然时有发生。

 

梅兰加尔古堡是个迷人的地方,我们本来可以看得更多,呆得更久的,但由于强烈的太阳,令我们有些行色匆匆,反而呆得最久的是里面有风扇有咖啡厅,我们看着那些穿着整齐礼服的人从会场出来,感觉像看游行一样。

 

由于我们晚上十一点才坐火车去杰伊瑟尔梅尔,而我们中午就出了梅兰加尔古堡,客栈早上九点就要退房,我们只得把行李寄放客栈里。

 

从中午开始的大半天,我们都在和太阳捉迷藏,由于此时的游客太少,许多为游客服务的店都停业了,我们只得到处找能坐下来休息的地方。算下来,我们在一个新开的酒店的咖啡厅里呆了个把小时,我们又在一个酒吧(极少有的)里喝了瓶啤酒(很贵),又呆了个把小时,后来发现一家有冷气的商场,旁边还有开着冷气的麦当劳,太棒了,我们又在那呆了两三小时。

 

晚饭我们找了LP介绍的一家挺好的餐厅,边吃边熬时间,里面竟然还有印度歌舞表现,可惜看不了多少,我们到时间要走了。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掠过了蓝城焦特布尔,但这里毕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们就这么一掠过,梅兰加尔古堡仿佛已经压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而那片神秘而又动人的蓝色,已经迅速透过了我的眼帘,挂在我的心门之上。

 

夜色掩不住我们的不舍,我们登上火车,奔向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

 

 

不知不觉不等于忘记,你不再出现在我的眼前,可你已在我的心中就位。

    所以,你是绿中的绿,蓝上的蓝。

————泰戈尔《鸿鹄集》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焦特布尔钟楼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钟楼旁边的集市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夜色中的梅尔加尔古堡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日出蓝城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梅兰加尔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梅兰加尔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古堡里的十五个手印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古堡内部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城上的大炮面对着下方的蓝城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古堡里昔日皇帝与妃子享乐的地方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蓝色之城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LP介绍的煎蛋店
雨啊,请到天竺来吧——北印度游记(十四)
煎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