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十一、《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是身材高挑苗条的美人,再加上上面那一段描述,这个美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这里有些用以形容美人的词已经很少再用到了,如柔荑、蝤蛴、瓠犀、螓首等的,但有些却一直用到了现代,如凝脂、蛾眉。而最后那一句更是发展为现代的成语——巧笑倩兮,美目流盼。也难怪,这句一看就能令人感到艳光四射、秋波动人的鲜活而又流动的美感。
十二、《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中对爱情的描写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动人的部分,在对爱情的描述上,有委惋含蓄的细腻情感,也有热情奔放的激情呼唤,不论是刚是柔,动人是《诗经》描述的特色。
活着不能生活在一起,死后也要埋葬在一起,这是无奈的慨叹,也是悲壮呼唤,到了今天,不仅还有人这样想,还有人这样做着,只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
在《葛生》中,我们也看到了相似的诗句: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日,夏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这首我已经在前面的博里专门写过了)
十三、《将仲子》: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要想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自古至今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人不是单独生活的,人有父母,有兄弟,有朋友,有更多认识的人。它们都会用目光看着你,用言论评价着你。
你爱的人,父母兄弟朋友未必也喜欢,你能抵着住父母的喽嗦、兄弟的指责、朋友的议论?你的爱就如一叶小舟,而那些人的话就像大海一样,随时都能把你淹没。
最后,你害怕得掩着耳朵,害怕一切的声响,并且深刻地理解了一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人言可畏。
十四、《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所谓邦彦者,国家之杰出人材也,宋朝词人周邦彦之名,是否出自于此?另外此篇还有一个成语的出处,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十五、《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风雨》是《诗经》中很有句的一首了,其中风雨如晦的意境耐人寻味,形容在风雨交加的白天,天色也像黑夜一样的晦暗。这也是王国维先生点了名喜欢的一个意境,如今更是成为一个成语了,但意思却是天色黑暗,局势不明,与原意略有差别。
另外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思,在现代也是经常用到的。
十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之所以把整首诗都搬了上来,是因为这诗实在是太好,句句经典,从中截取的话有损于诗的原意。
许多人认为《子衿》是《诗经》思维最优美的一篇,我当然同意。这种有色感的思念也成为千古绝唱,一句青青子衿已胜如今的万语千言。
至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当然是现代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典故了,这个意思在《诗经》的多个地方都曾出现。如《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当然对于我来说,我喜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多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因为前者多了一种咏叹的味道,有音乐的美感,善哉!
十七、 《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那些大老爷们啊,不在是在白吃饭吗?)
这首在中学的时代就学过了,那时候只学这首和《硕鼠》,意是揭露剥削阶级之无良,而《诗经》中最精华的东西都忽略了。
除了以上这个意思外,其实这首还有不少地方是不错的,首先是描述了一个很不错的劳动场面(河边的伐木),另外也诞生了一个成语——尸位素餐。
十八、《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乐土乐土,爱得我所。同《伐檀》一样,都是中学时学过的了,没啥好说了。
只是这首里有两个词现代使用频率很高,一是硕鼠,用以形容那些贪官污吏,二是乐土,是世外桃园、人间仙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十九、《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朋友,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的话,我想这首就不需要多说了,我相信90%的人,都会认为这首是《诗经》里最经典的一首。而且我也相信,如果文化还能传承,再过2500年,人们还是会知道这首诗。
二十、《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哗,这句在酒桌上常说的话竟然也是出自于《诗经》的,不得了。
补充一句,这里的厌厌的意思是安祥、安闲的样子,不是现代厌字的意思。想想也是,夜饮那么好的东西,谁会讨厌啊?
二十一、《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也是现代的成语,《诗经》当然就是它的出处。不过我发现,能够准确用好这个成语的人真是不多,比如有些人写道:今天的天气真是太炎热了,真是七月流火啊!
像以上那位仁兄这样用这个成语的人不在少数,概因七月流火这词从字面上确实给人天气炎热的错觉。
其实七月流火的意思是七月(农历)星宿向西偏移,暑气下降,天气开始凉快的意思。你看,七月流火之后,九月就要裁制冬衣了。好了,我们以后别再用错这词了:)
这首最后一句是有一定年纪的人再熟悉不过的:万寿无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概都是耳熟能详的了,我们把它用来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之上,“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标语几乎是满街都是,你可能会奇怪,毛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吗?为什么会接受这么唯心的称谓?如果我是毛主席,我想这样回答你:这只是人民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