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自己弄的这个题目就要犯晕,这哪是该我写的,分明是那些老学究们研究的问题嘛。就算俺想倚一下老,也不必弄如此严肃而又艰深的主题吧?
且慢,且慢!我并不是在做什么学问,说实话这主题我也做不出来,只是玩玩而已:)
玩的原因是近来无事老是翻翻《诗经》,发现《诗经》中许多诗句竟然流传到现代的语言中,不少诗句在现代语言中使用的频率还非常高,还有小部分更是成为某种描述的经典,另外一直以来也有不少人是用《诗经》中的文字来起名,这些发现有点令我诧异。
在中学期间课本学过几首《诗经》中的作品后,基本上认为像《诗经》这样的作品都不是人读的:)说实话,那些的诗,你能认得全里面的字已经是专家了,至于那些词语在古语中的多音多解就更是复杂,如果不是课文要求去读的,谁会碰这些东西啊?
现在看来,以往的认识和观点有一定的误差,其实《诗经》中也有不少通俗易懂的诗句,不然也不会飞越2500多年的时空,流传到今天。尽管,文化的传承靠的是教育的重视,但一种文化若无强大的精神号召力和艺术感染力,又怎可能不在时空的长河在殒落呢?
《诗经》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甚至把远古的思维和我们现代的思想拧在一起,不可分离!
历数古代文化长河的星星,又有哪一颗,能有《诗经》灿烂?
以下,我只把我看到的一些现代语言还在用的《诗经》诗句,看看这些属于“化石级”的,但又新鲜生猛的语言。(以下按《诗经》的顺序去写,因此排名不分先后)
一、《关睢》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有关爱情的诗句,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挂在人们口头上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直白的表达,不用多解释了,它是人的最原始的本性,也是人最原始的爱美之心,它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动力。
《关睢》中还有一句:求之不得,寐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道出了追求未果的思念,其中“辗转反侧”已成为成语,意为为未解之事反复思考,翻来复去无法入睡,这也延续了古意;而“求之不得”和“悠哉悠哉”已经是现代语言的大白话了,只是“悠哉悠哉”更多地用于粤语,而意思也有所变化了,原意是形容长久而又痛苦的思念,而现代粤语中则是非常悠闲的意思,想来是经年之后,由阅读和字面的表像含义中误会出来变化,最后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意思。(后记:随后我在《采菽》中找到了真正“优哉游哉”的出处,优哉游哉,亦是戾矣。这个优哉游哉的意思就真正是粤语中安闲自得的意思了。)
二、《桃夭》的几句在现代语言中也是经常用到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看就令人感受到那奏桃花盛放的灿烂。是诗中的好句,而现代人在写作中也经常用到;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在《诗经》中频繁出现,意为女子嫁人的意思,到现代还有不少人会用之子于归这词去形容女子出嫁,而一些店名用“宜家”、“宜室”相信也是从这里得到的启示。
三、《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楚之意在《诗经》中也是不止一次出现,翘楚是挺立的树木的意思,也是高于别的树木之材,后来被人们用后来被人们用于对杰出人物的形容。而翘楚之意在后世也常用于人名,至于起名翘楚还是楚翘,那就得看那位老爸当时的心情了?
四、《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看不到自己的心上人,心中忧虑,忐忑不安。这非常口语化的一句也令忧心忡忡成为了现代成语,尽管经常有人写成忧心衷衷或忧心匆匆。
五、《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首是写偷情的诗,写得很直接很香艳,可谓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在那年代真是难得。而现代常用的“少女怀春”、“玉女怀春”大概也是从这引申出来的。
六、《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在《诗经》中算是名篇了,而主要的就是有了这空前绝后的一句,其意思不用赘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至今仍然是使用率极高的爱情承诺。
七、《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啊?这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思维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诗句,尽管许多人记住的却是比《诗经》迟出生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这简单的诗句为可能够流传2500多年,我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人归隐田园的思想理念有关,通常这也是传统文化人比较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
八、《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也许你会说,现代语言哪有用这句啊?是的,确实是很少有人还用这句。但这一句其实对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现在形容小船常常会用到“一叶扁舟”、“轻舟一叶”等的,用树叶来形容小船在河中的状态。而据我考证,最早用树叶形容小船的就是《诗经》这句了。“苇”就是芦苇叶,而这里的“杭”是航的意思。
幸好那个年代是没有版权的,不然后世的苏东坡在写《前赤壁赋》:“纵一苇之何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时候,得摸摸自己的钱包是否够厚才行。因为很显然,东坡的“一苇”,绝对是从《河广》中来的。
九、《木瓜》在我的博里有专门的介绍了,确实是首好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这是成语“投桃报李”的出处,也是台湾作家琼瑶名字的出处。
另外在《诗经》周颂《抑》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似乎这句更接近我们现代的成语,不过它的年份却没有《木瓜》长,于是《木瓜》酒比《抑》酒更香一点点,也更值钱一点点。:)
十、《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呵呵,这句在《天下无贼》中大盗黎叔(葛优)嘴里说出来的话,竟然也是从《诗经》里出来的。《天下无贼》的情节恐怕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能说出来了,但片中的许多对话却流传甚广。像“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有组织,没纪律”,又像“我把真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等的,也确实挺有意思。而当黎叔眼神忧郁,嘴里一字一句地吐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那个无恶不作的黎叔竟然给人儒盗的感觉了,这当然还因为他其它至今还流传着的经典句子。
可惜这儒盗的印象让他的手下范伟的一句“我先劫个色”给毁了,尽管这句也被人公认为这部电影中的经典名言之一。
当然此诗中最后的一句也常有人用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