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热踪评论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毕主任 9月4日就生猪生产恢复、物价指数和经济过热等问题,发表谈话。他重点分析了猪肉价格波动走势,指出:猪肉价格波动不可避免,特别是中秋即将来临,波动压力还是存在的,猪肉价格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按农业生产周期性计算,预计在未来一年半时间内,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并趋于稳定。
毕主任的分析当然完全能站得住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物价调控最高指挥机构,国家发改委运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给老百姓分析一下当前的物价形势,特别是猪肉价格形势很有必要,而且客观地说也很有道理(虽然没有明确的态度和结论)。但是,令人十分厌烦的就是,毕主任在说话过程中插了这么一句:几个月猪肉价格的上涨,变相地惠及了农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养猪积极性。
如果严肃地分析这句话的话,发改委有不忘在猪肉上涨的问题上给自己邀功之嫌:好象肉价的上涨“惠及农民”的道理咱老百姓不懂,需要发改委的高官来讲讲,宣传宣传;好象肉价的上涨,也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发改委“放任”的结果,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利益。那么,好了,发改委可以别管这事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了,农民兄弟比石油大亨们更应该照顾。这话显然是多余的,也是不该的,有“讨好”农民,邀功之嫌。可是就算“有功”,该邀的还是咱老百姓,不是我们去买肉,肉价就是涨上了天,农民也得不益啊?
我想,这不该提、不需要提的话说出来了,不管是口误还是教诲群众的习惯使然,虽然以“邀功请赏”论之有些刻薄了,但还是说明了一点:各级官员们太喜欢“辩证地”看问题了,他们喜欢从不好的事情中发现好的东西来,还怕别人知识太浅薄不懂,四处宣扬。在问题面前,官场上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嘛:“某某问题出现了,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好就好在我们发现得早,查处得早”,关于“文革”,还有许多党史专家认为它具有“让人们彻底从个人崇拜中走出来”的“功劳”呢,我们就不懂了:这到底是“文革”的功劳,还是“反文革”的功劳?邀功之风,何其了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