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通领域之“怪现象”[欢迎留言完善]

(2007-01-12 09:09:18)
分类: 新闻和随想

说到交通领域之“怪现象”,真是数不胜数。在此先列举几个匪夷所思的大“怪现象”:

1、公路“费改税”问题。《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是交通部、原国家计委等部门于1991年10月15日联合发布,并于199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制定该规定的依据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发布、1988年1月1日起实施)。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并于1999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修改的《公路法》,是经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基本法律。《条例》要服从于基本法律,这是显而易见的,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决定》,修正后的《公路法》,已经取消了对车主征收养路费的规定,并将其修改为由“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根据法律,从1999年10月31日起,车主已无需缴纳公路养路费。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路养路费“费改税”的决议早已生效,而交通部门却一直征收这笔费用。2006年因质疑养路征收的合法性,律师周泽被交通部门指责为“挑战国务院威信的人”,因为他们手中有国务院新近批准他们继续征收养路费的文件。对交通部门的人来说,在征收养路费的问题上,俨然法律并不重要,突出国务院的“权威精神”更重要。我不知道交通部门是不是遵守国务院相关规定最好的部门,但交通部好像因“乱砍公路旁的树木”曾受过国务院的批评,而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好长时间的“酝酿”,已经要求国务院撤销《公路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转发的有关同意养路费征收的规定。看来国人还是知道法律的“失守”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2、火车票价的问题。关于火车票价的争执已不止二、三年了,群众关于火车票的定价一直很有意见。一是“有座票”与“无座票”同价,从出发站到目的地,拥挤地站着和宽松地坐着要付一样的票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火车票的出售采用的是“沿线分配制”,在控制“有无座”、“何时有座”方面,似乎铁路运输部门还拿不出办法。二是春运票价上涨的问题,越是到春运火车越是拥挤,铁路运输部门的服务质量越差,而在中国春运票价上浮15%左右是铁板一块,几年来没有改过。联想起水资源短缺就涨水价,交通拥堵就征收所谓“拥堵费”,有关部门行政调控手段过分习惯于打“经济杠杆牌”,火车票春运涨价“似乎合理”,直到近来有人为此打“零赔偿”官司时,才让人“醒悟过来”,是啊,即使坐中巴车遇到拥挤无座时,票价也要打个折,铁路运输部门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蛮不讲理”了?最近听说,国务院已明令今年春运火车票不涨了,看来政府已经意识到:涨价并不能控制春运人流规模,涨价更是不合理。最后是一个“小插曲”,大家都知道,发改委是火车票价政策的制订者,就在前天有记者询问发改委有关部室的官员,想一探今年火车票价政策究竟时,有关官员竟回答说:“这个问题得问相关领导,争取尽快给予答复”。看来火车票票价并非由市场来定价,而是由典型的“计划经济遗风”——人民政府的领导来决定!

3、高速公路“丢卡三倍处罚”的问题。人们都喜欢在新修的高速公路上开车,因为路况好,不像在某些不断检修的高速公路,路况再差,车速再跑不快,每公里起码0.5元的通行费也是“不打折”的,有时不巧在收费站还会碰到“排长龙”,高速公路不一定能“高速”得起来。这些并非高速公路最不合理的地方,高速公路高昂的拖车费也是十分令人生恶的事,此外,按规定:在高速公路上丢失了“通行卡”,一律按全程通行费的3倍来罚款,就是一件更为奇怪的事了。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一旦丢失了“通行卡”,就视了“逃费”处理,上路走再短的路,也要按全程通行费的3倍来处罚,这显然于法于理不容。

4、“限速10公里”。我们说带动一个社会的进步,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不讲效率,根本谈不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一个行车速度完全可以以120码为上限的道路,在中国往往被标志成90码、100码,在中国还出现过标10码限速的公共道路,你让日趋高档化的中国轿车怎么开?任一个测速点,在中国都是处罚点,一旦设了就有罚,你让一辆车既想快,又不能超速毫厘,谁能开得那么准?在中国许多高速公路上,限速设是多少,就永远是多少,除了道路维修时才改变,你设限时当然考虑过雨雾冰雪、考虑过黑夜、考虑过过大的车流量,而白天、晴天、车流小时,限速机械不变,甚至因故将限速减小后,一年半载不变换过来,这种做法显然不科学。限速罚款“猛如虎”,这说明:一旦罚款与交通主管部门的利益挂钩了,整个交通管理都显得“有些变形”。

5、“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留给行人的空间却越来越狭小,道路漠视人性化,步行者的权利如何保护?”这是海口一位市民的感叹之言。 海口作为国内少有的热带滨海省会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色、独特的骑楼风情,经常让乘车路过的游客为之倾倒。然而人行道挤满了非机动车和流动摊点,行人混迹于机动车道与汽车抢路,自行车道突然消失不见,多少有些大煞风景。中国的城市交通系统为断发展,在新建高效的交通网络的同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却往往被忽视,这是人口密集、急需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的中国都市的一个通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