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2007-10-17 14:09:03)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民俗心旅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村内的杨柳池塘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群山中的杨池村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叶灶娇同学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叶灶娇同学奖状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叶灶娇同学和她的婶婶及表兄妹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明代的建筑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岭南风格的建筑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我和孩子们

封开杨池:一座古村和一群孩童的传承

    最近《福布斯》杂志给中国富豪排名,广东顺德的一位叫杨惠研的25岁少妇以1200亿人民币的财富获得冠军。据说她也是亚洲第一富婆。这样的人物出在广东自然是值得广东人骄傲的,同时也给外界传出一个印象:广东人都是富人!

    其实,这样的印象当走完广东全省各地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在广东各地的贫富差距之大着实会让大家大跌眼镜。

    当我把车开到与广西梧州交界的肇庆市封开县罗董镇杨池村,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完好保留成片明代和清代建筑的山坳小村。村里的人可能怎么也想不通就在三百多公里外的顺德市中国最富的人离他们那么近。

    杨池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村落,要不是开发旅游,一般人是很难到达这个世外桃园般的明代古村落。我是从《广州日报》上知道这个古村落的,这个村落已经被广东人誉为“岭南第一古村落”。这里唯一现代化的标志就是电:电话、电视。一座走了400年历史的古村落今天留下的除了那些用清水砖砌成的明清风格民居以及全村姓叶的叶氏后代。

    据杨池村的《叶氏族谱》记载,杨池村从始祖明末官员叶瀚彪,当年为避战乱,从京城迁移到这里后开始建设的,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延续至今已有十五代子孙,共有300多人。就在这个三百多人的小村落里,叶家人却把他建设成了一个小社会。由于叶瀚彪是读书人,当年选择这个地方做村落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这个村的位置四周是山,独特的是村正南方的前面是两座山交叠的山坳。这样村里的建筑背靠大山,前望山坳,前方一大片空地正好是种植农作物的好地方,左右两侧又是山,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对于风水我基本是属“风盲”,不过当自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实人的精神特别的气爽。

    这个古村落与一般古村落也一样都有民居、池塘、祠堂。而他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小小的村落居然有钱庄和四个书院。在保存完好的钱庄里今天还可以看到“古老的验钞机”,它是一个盘状木制工具,通过检验银币的厚度来检验其真伪。而每个书院都不大,只有百多平方米,实际上就是今天的乡村小学堂。钱庄和书院就可以知道这里当年是富庶之地和书香门地。据《叶家族谱》历史上的杨池村曾出过12名监生,3名庠生,2名增生,2名贡生,1名拔贡,1名廪生,1名文林郎,以及3名封川县长,2名国大代表及1名飞行员、1名将军。

    好学之风今天在村里面到处弥漫着。村里的男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在数百公里外为象杨惠研一样的亿万富翁出力。村里剩下还是老弱妇孺,家家户户基本上是门不上锁,村民可以自由往来。我们去的时候整个村几乎没有看见几个人,看见的也是妇女和孩子、老人。这几年村里修建了与外面的省道连接的水泥路,汽车可以通到村口了,也有不少游客陆续来村子探访。村里也学着外面人一样在村口卖起了门票,村里的妇女也在空旷地方摆个小摊给游客兜售农副产品。村子的村民非常的好客,绝没有象别的旅游村庄把房子租给外地人来搞经营开饭店、卖假古玩的情况。村子现在的“血统”还是非常纯正,都是叶姓,都操本地口音。

    我拿着相机到处乱转乱拍,与村民闲聊,他们非常好客,主动迎我到屋内。在一间小屋内,我发现有五六个孩子围在一起,有的在做功课,有的在看电视。当我举起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不少孩子都嬉笑着躲避我的镜头,只有一个长的亭亭玉立的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主动对我说:“你好!”。这让我很惊奇,我拍了一张放下相机,与这个女孩攀谈。她很是大方地与我对答,一点也不拘谨,我说你在学校一定是班长。其他孩子哄笑起来,一说还正被我猜准了。我拿着相机屏幕上的照片给孩子们看,他们才与我亲近起来。那个女孩告诉我自己叫叶灶娇,在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三年级。我提出能不能让她带我到她家去看看,她欣然答应,并领着我前往。

    叶灶娇家离刚才邻居家不远,出门拐弯就到。他们家也是一幢祖传的老房子,一个天井,一个客厅,两边就是几间卧室。老房子里住着爷爷叔叔共三家人,他们家五口人,她是最大,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妈妈正好上街了。他们家的厨房和客厅是大家族共用的,而叶灶娇家已经搬到老房子对面新建的小平房里了。叶灶娇的婶婶正好在家洗衣服,两个幼小的孩子在边上玩,婶婶看见叶灶娇带我们进屋,非常热情地停住了手中的活,把弯下的腰站了起来,我发现她个子与叶灶娇几乎一样高,仔细一看原来背是驼着的。

    客厅非常的简陋,光线也不亮堂,让我眼睛一亮的是,一侧墙上居然贴满了奖状。这个与中国许多农村一样都喜欢把照片挂镜框里,把奖状贴墙上的传统,几乎是全国一个模式。

    奖状上的名字都是叶灶娇。看得出叶灶娇确实是个出色的孩子。我替他们全家孩子拍了些照片,与婶婶一聊,才知道全家的男劳力都在广东为那些千万、亿万富翁打工,一年可以给家里积蓄个几万元。我吃惊的是,叶灶娇告诉我,由于村到镇上有相当一段山路,上课期间她是一个人住在镇上的亲戚家,每天自己买菜生炉子做饭、洗衣。现在学费课本费已经全部免了,生活费就靠爸爸在外地打工给她带点钱,她告诉我村上大部分读书孩子都与她一样。

    看看和听听自己面前的孩子,想想自己的儿子每天骑着奇安特山地车,回家就可以吃到奶奶做的可口营养饭菜,自己一个人独享一个书房,休息日PSP一玩,心里一阵感慨。更想到现在中央领导提出和谐社会,免费教育,缩小城乡差距这个路是多么艰难呀。

    当年叶瀚彪带着家小和钱财在这里建了个世外桃园般的村落,在几乎与外界隔绝下可以繁衍400年,几代人也出了不少读书才子。我想在今天这个网络和高速公路的时代不仅仅应该只有靠出卖廉价体力为亿万富翁打工的“农民工”,期待着象叶灶娇优秀女孩能够靠读书和知识也成为对社会有大贡献的人才。

    叶灶娇领我们出村门口的时候,遇到一个小伙子,一问知道是在广州增城读大三的学生,他暑假回家休息。我对叶灶娇说:“这个哥哥是你的榜样!”

临上车前,我们把车上用于盖大腿的毛巾毯和一堆吃的东西给了叶灶娇,也把两张零星的十元单票个给她。起先她是不肯收,做思想工作,收下了,并给我工整地留下了地址。我们答应她回到珠海就把照片给她寄去。

    回到珠海立刻去印好了照片,写了封信,把村里拍到的所有人的照片都防进信封。我特意关照秘书一定要用挂号发出。

   信发出很久了,相信叶灶娇一定把照片收到了。我真诚地祝愿叶灶娇和杨池村所有在外读书的孩子能够学业进步,为传承叶氏家族浓厚的学风而添彩。

(2007-1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