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
公交
进站
车内
月台
地铁
房内
一次DtoD的苏宁公交之旅
十一没有出去,是为了避人流高峰,节后就与在南京工作的好友约定去探望他。说来也惭愧,自从D字头火车开通后,自己也没有尝试和体验过,这次南京之旅正好是个机会。决定放弃自己开车而选择坐火车去南京。
8号正好是台风罗莎登陆的时候,中午冒雨到家门口附近的售票代理处买好了9日去南京10日去上海然后返回苏州的D字火车票。现在买火车票实在是方便,代理处可以象买飞机票一样自由预定好。然后上网预定南京的酒店,准备住一个晚上,这样比较有充分的时间与好友一聚,也可以选择几个以前没有看过的地方逛一下。
坐火车去南京的体验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到南京要花四个多小时,后来高速公路通了,基本上都是选择汽车前往的,比较灵活快捷。一般高速公路上汽车行程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而开通D字头动车组列车,苏州到南京只要一个半小时。最近几年,南京的地铁也通了,也可以象上海一样火车与地铁无缝连接了。我选择的古南都明基酒店就在玄武门附近。所以,我决定选择一次纯公共交通的DtoD(门对门)之旅。
今天早上我问母亲,家门口的公交车有没有直接到火车站的。我想既然选择坐了火车,那么也就干脆全程用公共交通体验这次苏州南京之旅。母亲告诉我,我们小区门口坐游3路就可以直接到火车站了。普通车只要一元,空调车是二元。母亲很细心地给我准备了两张一元的零钱,并再三叮嘱我,难得坐公交一定要谨防小偷。
八点半准时在小区门口的汽车站候车,八分钟以后,汽车来了,我上车投了一元,为了防止小偷,我干脆就站在司机边上。回顾了四周,看见车门的铭牌上写着一些车况的资料。这是一台十米长的公交车,有常州的长江客车厂生产,他是过去国内很专业的汽车制造厂。这台车生产于2001年11月,功率只有99个千瓦,所以跑起来就象蜗牛一样了。
一路路况不错,没有一次因堵车而停。由于第一次乘这个线路的公交车,一路走来才知道它需要绕个大圈才到火车站。到达车站是9点12分。比我平时自己开车慢了一半时间,当然自己开车就会走一段高架所以比较快。
我的火车是9点36分,进入火车站候车大厅,乘客都可以坐在位子上等候,没有节日电视里看见的人山人海的镜头。大厅的卫生非常的整洁,几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保洁人员认真地在打扫每个角落,我注意到还有一个保洁人员在擦消防水管和电器柜。工作细致和认真可见一斑了。苏州火车站正在改造,虽然它是一座二十多年历史的老车站,但是在保洁人员的保养下却还是非常的干净、整洁。
9点25分就开始检票入站台了,到了站台上所有的乘客都非常有秩序地排队等候。9点33分列车进站并靠站台,大家也不乱,下车的在前门,上车的在后门。由于下客不多,现场人员立刻通知上车的可以前后门都上。D字火车的站台抬高了,乘客上车时站台和列车的门是齐平的,根本不用象老式列车还要跨上三个台阶才入的车厢,上车非常轻松和快捷。进入车厢与上海磁悬浮车几乎是一样的,与老式列车完全是一次革命。人还没有坐好,列车就启动了,时速很快就到200多公里了。座位的间距很大,比飞机的商务舱还要宽敞,前排乘客椅子的背面可以把一块塑料板翻下就成了一个小桌面,实在是非常方便。车内的装潢无论是色调还是精致程度几乎与我在意大利坐过的欧洲之星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欧洲之星的桌板下面有220伏的电源插座。
上车前买了两张报纸,看完后稍微打了个盹,中午11点11分准时进入南京站。而之前列车只是在丹阳停了2分钟上下客。
南京站最近几年刚改造完,整个列车上车区域上空有了大棚子,不论刮风下雨旅客都不受影响了,我咋一下火车,昨天台风过后一夜的凉秋和带来的清新空气,边上正好是一群欧洲游客,暖暖的深秋阳光照进大棚内,望着大棚和D字列车,真以为自己在欧洲旅行呢。
进地道,标识非常明显,哪里坐公交哪里坐出租车,哪里坐地铁非常的清楚。我进入地铁口子,排队在自动售票机用二元钱买了一张到玄武门的票。只有两站的距离,刚刷了车票进入月台,地铁就来了,非常顺畅地进入地铁,6分钟后就到达玄武门站,在4号门出口,就是南京城市规划馆,我住的酒店在它的后面,步行几十步就看见雄伟的玄武门,后面就是美丽的玄武湖,而我的酒店就在城门的对面,入住手续办妥进入房间,一看手表是11点41分。从苏州家门口到南京的旅店花了三小时十一分钟。房间的窗户外就是玄武门城墙,透过城墙门可以看见碧波的玄武湖。
这是我的一次公共交通的跨市之旅,比自己开车起码快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这样的时间是几乎可以永远保证的。这样的速度让我幸喜,我在想这样的速度何不是一种中国速度呢?为自己的祖国58年生日有这样的中国速度,我感到激动和自豪!
(2007-10-9中午13点45分于玄武湖边的古南都明基酒店305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