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1mfMsfgy6OdwXUma9fd&690
“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
常熟嘉莲堂珍藏
“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考
明代王府收藏、拥有和使用过的所有瓷器,既包括朝廷赏赐的御用瓷器,也包括在各处窑场定制和在市场上购置的瓷器。晚明以来,很多文人和收藏爱好者把宫廷用瓷纳入自己的视野,开始在鉴定和品评上下功夫,但很少有人专门论及王府用瓷的来源与使用情况,主要还是缺乏相关史料和实物的缘故吧。
这里介绍一件“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景德镇窑烧造。高3.6、口径18.1、足径9.6厘米。撇口,浅弧腹,圈足。器里施黄釉,用红彩于双圈内书“益府典膳所”十字形钱文格式款铭,其中“膳”字加绘双圈;器外壁以黄彩托红,红、黄双色重叠,呈现凝厚、柔美的橙红色调。外底施白釉,釉面肥润泛绿,器底中心于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文就此盘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http://s9/mw690/001mfMsfgy6MVMKhfmw48&690
“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
常熟嘉莲堂珍藏
一、“益府典膳所”考
1、“益府”,即益王府,座落在今江西南城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使朱姓江山长治久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实行分封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但规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让皇子建藩各地,“夹辅王室”,镇摄四方。
益王府是益端王朱祐槟十七岁就藩建昌时的府邸,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竣工于弘治八年(公元1495),是在原荆王府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明史》记载:“益端王祐槟,宪宗第六子,弘治八年之藩建昌,故荆邸也。”按明藩王府规制,“王府”外围筑有城墙,设四门:南曰端礼门,北曰广智门,东曰体仁门,西曰遵义门。“王城”内建有承运、圜殿、存心三殿,并设有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仪卫司等为王府衣、食、住、行、医、祭祀、庆典、迎宾、仪仗、管理、审计等服务的机构。“王城”内外房间达八百余间,尽皆绿瓦红墙,雕梁画栋,颇为壮观。
2、所谓“典膳所”,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益府典膳所”就是益王府管理膳食的地方。
“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也就是益王府定制的宴用餐具。
二、“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的款式特征
就历代瓷器上的款式看,基本上分两大类,即:年号款与题记款铭。所谓年号款,是以皇帝的年号来标记瓷器的制作年代,一般以“年号+年制”组合表现。而题记款铭则是以记事的方式标明器物的物主、制作人、用途、烧成年代等内容,如“尚食局”、“内府”、“赏赐”、“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等。
“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用“写款”的识款方法,在器外底书“大明嘉靖年制”款,同时又在器里书“益府典膳所”题记款铭。其特别之处在于双款并用,且一为六字双行的常见款式,一为十字形钱文格式,不仅款识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就款识与釉层的关系论,一为釉下青花款,一为釉上红彩款,颇为奇特。
此外,有“益府”
款铭的器物尚见有两件青花小盘。一件高3.1、口径16.5、底径10.5厘米,器里于青花双圈内书“益府典膳所”十字形钱文格式款铭,器外壁环书“益府典膳宴餐公用”八字。另一件口径13.5、底径7.5厘米,器里中心双圈内书“益府”款铭,外圈环书“典膳所宴餐公用”七字,器外壁绘有对称的两朵团云及飞鹅。令人费解的是,此两件器物制作粗糙,远不如“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来得精致典雅,大有可能是民窑产品,且制作年代也稍晚。
三、“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由谁定制
益王府从弘治八年(公元1495)益端王朱祐槟就藩建昌起,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益素王朱慈炲止,共延续149年,世袭了七代八位藩王,即:益端王朱祐槟、益庄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昭王朱载增(追封)、益宣王朱翊鈏、益敬王朱常氵迁、益定王朱由木、益素王朱慈炲。那么,“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为哪位益王所定制呢?
鉴于此盘有“大明嘉靖年制”款识,嘉靖皇帝在位45年(公元1522年
- 1566年),在此期间内袭封的王只有三位,即:
益端王(1487-1539年),成化二十三(1487年)册封为益王,弘治八年就藩建昌府,嘉靖十八(1539年)年薨。
益庄王,嘉靖二十年(1541年)袭封益王,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薨。
益恭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袭封益王,万历五年(1577年)薨。
因此,此盘的定制者只能是上述三位,但究竟为哪位益王定制,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王府用瓷来源探究
王府用瓷的类别很多,有建筑用瓷、祭礼器、日用器、陈设赏玩器等。明制规定,对各级所用器、服色、居室之大小与装潢“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但“其御赐者……不在禁例”。因此,亲王作为受赏对象,也可拥有御用瓷器,这对受赏者来说,是传示子孙的旷世殊荣。但是,受赏的御用瓷器毕竟只在少数,主要还是来源于王府定制及市场购置。
王府定制瓷器,主要有陈设赏玩器及宴餐专用器。此类产品一般制作精良,质量上乘,如“益府典膳所”铭黄釉红彩盘即是向官府窑场定制。此外,据《大明会典》“凡亲王之国,合用乐器、祭器……,瓷酒尊、笾、豆、簠、簋行江西浮梁县烧造……余俱本司料造”的记载,藩王用器中有一部分瓷器明确由工部置办,系出自官府窑场的产品。
而王府购置的瓷器,则官、民窑场的产品都有。嘉靖、万历时期,由于对御用瓷器的落选品不再严格地执行销毁和集中掩埋处理,管理失控,甚至诏命允许落选品就地变卖或折俸,在此情况下,亲王权贵出钱购买落选御用瓷器的机会就多了。另外,和南京明故宫遗址、北京故宫各处出土的大量民窑瓷器表明皇宫大内也使用民窑瓷器一样,前述“益府典膳宴餐公用”铭青花小盘说明,王府内也同样定制或购买、使用民窑瓷器。
总的来说,王府各代侈俭不同,用瓷获取途径有异,质量上也有精粗之分,但定制用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权贵特权和等级礼仪,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于嘉莲堂
http://s7/mw690/001mfMsfgy6MVMLACii16&690
网友藏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