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面客户经济 打造新型投资运营机制(四·下)

(2007-08-08 15:42:35)
标签:

产经/公司

管益忻

客户经济

投资战略

分类: 经营管理
 

2)大抓“链主”单元建设

如何使“营消”盟主地位迅速有效地强化、优化,起来是又一大课题。

现在,奇瑞的市场地位已经今非昔比。这主要是有赖于他们大抓两头,有效地建构起供应、销售商机制。

a)把质量控制的关口提前到供应商配套生产环节,制定、贯彻了严格的“供应商业绩考核办法”。其中,“由于供应商原因造成后面环节的损失,都要向其索赔。开始,一些供应商不断提出异议,现已完全适应,2006年“罚款”达800万元。

b)以自己首要的抓住客户群(市场优势影响力)锁定供应商并引来国际合作者。伴随着奇瑞的市场规模、成长潜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都使奇瑞在和供应商的谈判中越来越具备了主动性,大大提升了赢得客户群的能力。2006年,江森、德尔福、李尔等世界顶级供应商纷纷主动与奇瑞合作,使奇瑞的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供应链初现雏形。

c)设定基金制度与供应商一道发展,打造“共赢”机制。

奇瑞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链主”地位、职能,把自身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与供应商同步成长上。反过来,他们也意识到,奇瑞的快速成长,也应与供应商一起分享。他们主动把“罚款”的一部分用来建立供应商质量基金,帮助供应商培训质量审核员,对优秀供应商进行奖励。如此等等善举,更加表明他们‘罚款’不是目的,是这种制度的确立和优化,则可让供应商和我们一起成长。至目前,奇瑞151家关键件批量供应商中,90%以上通过了德国莱茵公司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整合销售商、解决搭配销售的问题。

奇瑞人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2006年,QQ和旗云以双双超过10万辆的成绩分居畅销车型第5名和第8名,良好的市场表现赢得了销售商的信任。在海外市场,众多的经销商争相代理奇瑞品牌的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在一些销售商工作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的销售、销售商的管理体制。从2005年开始,奇瑞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先推行分网销售,不同的产品系列由销售商搭配销售,比如销量大的产品和处于培育期的产品由一家销售商同时代理,优化了终端销售机制。

4)强化内部管理,打造卓越“链主”核心机制。

为了适应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奇瑞大抓企业内部管理、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与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保障了企业运作持续优秀的市场表现。在日渐精细化了内部控制,越来越强化的进程中,他们建构起延伸至个人的SBU机制。

在奇瑞内部,一场“SBU运动”正在向深层次推进。“SBU”是英文战略事业单位的缩写,奇瑞的“SBU运动”就是划小经营核算单位,以每个战略核算单位在奇瑞的产出扣除其企业的投入和资源占用来核算这个单位(或个人)的纯贡献,将公司整体的盈利和管理目标转化为每个具体SBU的目标和工作动力。

这个直接延伸到每个人都是一个SBU,有效地将集团总的战略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而每一个员工的战略创新又保证了集团战略的实现。奇瑞正在逐步深化的这项制度,必将在未来几年内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SBU”。

这样做直接的结果是成本被严格控制了。比如,按照行业惯例,库存在1个月甚至1.5个月销量之间都是正常的,但是奇瑞每个月的库存控制在20004000辆,不足常规的十分之一,仅这一项节省的费用就相当可观。

5)可持续战略。

“年销30万辆是一个台阶,在迈上这个台阶之后,奇瑞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比如人才,比如产能。”尹同耀在大好的形势面前有清醒的认识,这一切挑战都会表现在内部管理方面。

在高速扩张时期,内部管理能否跟上,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奇瑞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转型路上越走越顺的奇瑞,在2007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0072月—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