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手”:高扬客户价值主张的“消费革命”
——营消:迈向客户经济的商业范式革命
■学人新论■管益忻
中国刚刚迈入21世纪,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2000年以后,市场上的产品大概有80%甚至90%都是供过于求,真正供求平衡的产品连18%都不到,供不应求的几乎等于零。所以,中国目前的政策取向就是“扩大内需”。我认为,其实质在于创造更大客户群,创造更广大的市场,创造新的客户群和市场。所谓“扩大内需”,现在使用的是“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采用积极财政和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另一只手是“看不见的手”,即通常说的“市场之手”,通过完善市场各种机制,整顿市场秩序来启动需求。现在看来,光有这样“两只手”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第三只手”,即“客户之手”。中国市场上虽然出现了需求不足,但并不是全方位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能够加以利用和创造的大量空间,前提在于企业能否创造出适合客户消费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来。然而,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最关键之点在于:通常所谓的深层“需求不足”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于厂商重新认识何谓产品的“适销对路”。近年来不少案例都证实了“旺季更旺、淡季不淡”并非妄想和空谈。由此可以明了,这种标志客户经济兴起的信息流——开始进入领航企业视野的客户新型需求资源,正在成为一个新型导向性经济的增长点。
进一步看,伴随着内需转型企业的适销机制亦在悄悄转型。二者对应,说大一点就是“消费革命”。消费革命正在全社会兴起,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的新产品、新思路,新业态、新的经营模式——特别是销售渠道发生了重要变化。
事实上,前“二只手”在实际市场交易中能否成功,最终也仍然取决于“第三只手”——客户之“手”的动作。所以说,启动需求最简单而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使消费转型,也就是重新创造出用(客)户新的价值需求。抓住用(客)户了,就有了赢得这场“消费革命”的百姓基础。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价值创造必须要与客户价值需求实现对接。旧的“公司主导价值论”应完成向新的“客户主导价值论”过渡,所谓信息决定货币实乃客户价值决定论(货币之价值有无及其大小)。传统经济学以为价值论已无文章可做,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实证方面,显然是没有根据的。但在客户经济条件下,首当其冲的仍然是价值论,当然不再是传统的价值论。因此,新价值论也就成为了理论范式转型的风向标。
附:本文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2007年6月5日特别报道·专论版
网址:http://www.cet.com.cn/20070605/SPECIAL/200706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