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从外地回京,在机场,我决定坐一回机场快线。第一次坐,感受一下。
在T3航站楼,我拖着行李到了机场快线的站台。发现左手来了一趟车,LCD指示牌上写着“终点T2航站楼”,右手的轨道上空着还没有来车。按照正常的思维,机场快线是往返于东直门和机场T2航站楼之间的(中间经停T3航站楼和三元桥站),那么,既然左手这趟车是开往T2航站楼方向的,那么右手的轨道上应该停靠驶向东直门方向的车辆。那么,我应该是等右边的车才对。
但是,我又惊讶发现,站台上几乎所有的客人都在左手等着上车。不可能这么多人要去T2航站楼吧?!况且,T3航站楼和T2航站楼之间有免费的大巴可以选择,我想没有必要这么多人花25元钱坐快线转场啊?!难道,这趟车到了T2航站楼就会往回开,大家懒得在站台上等着,都想上车坐着?!难道这趟车才是进城的,我想错了?
我一边努力地梳理头绪,一边努力寻找工作人员想问一下。结果没有看到任何合适的人,倒是看到站台上有一个清洁女工。病急乱投医,我赶快冲上去问询“请问去东直门方向在哪边坐车?”大姐指着左手的车说“就坐这个吧,都一样的”。
“都一样的”,那就是意味着:虽然站台右手边的车辆才是开往东直门方向的,但是左手边开往T2航站楼的也能到东直门。那么,我是等着右手边的车来呢,还是直接上左手边的车呢?按照惯常逻辑,这趟开往T2航站楼的车,在到达终点后,应该会掉转头再回到T3航站楼,那么我等在这上车也应该可以吧?
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车辆的门已经开始关了。瞬间我想到:算了,反正在这站着也是站着,上去再说吧。于是我一个箭步冲上了左手开往终点站T2航站楼的车。
车辆启动了,大约几分钟后到了T2航站楼。我本来以为车辆会掉头行驶,但是没有,车辆是继续保持原来的车头方向行驶的。这也没关系,能进城就行嘛。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这次车辆用“终点站T2航站楼”做标识是有问题的,它的行驶方向是T2航站楼,但是终点站不是,因为它到了T2航站楼会继续绕行,直到返回东直门。
刚刚驶出T2航站楼不久,我听到了车辆里的报站声“前方到站三元桥站”。这时候我才真是大惊失色!这就意味着:这趟列车将不在T3航站楼停靠,而是直接进城了。那么,如果我当时等在T3的站台上等着它倒回来,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机场快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行车路线呢?是不是分为内外两个封闭循环的轨道,两趟列车分别在东直门和T2航站楼之间“画圈”?
不知道!这一切无法从交通标识上看出来。我只知道,即使是我这样在很多国内外城市中坐过地铁、机场快线的人,也无法从北京机场快线的公共交通标识中自主地找到我应该坐的车辆。可是,我在国外,只要有英语标识,我就能准确无误的找到我应该坐的车。
而且,在机场快线的站台上,没有关于下一趟列车什么时间进站的倒计时提示,甚至,我刚才提到的右侧站台上的LCD都是熄灭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我当时选择了左手的车是不是正确的?也许,我当时在站台上多等两分钟,右手的进城车辆就会来了?不知道!
如此多的不知道,在我这样一个北京人的脑海中跳了出来。那么,如果是一个第一次来北京的外国人呢?他将怎样面对这样的交通标志?!
还有一件事:在站台上放着自动售票机,上面写着票价25元,可投入100元或50元纸币。可是我往里面先后塞了100元和50元纸币,都被退回了。无奈之下只好去人工售票点买,顺便问了一下,工作人员说“那个机子只能找硬币,所以,如果收了100元或者50元纸币,会找回来一大堆硬币,所以,我们设定了只能投入10元或者5元的纸币,这样,就不会一次找回太多硬币了”。听完这话,我真是长叹一声“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自动售票机上面的提示还显示可以投放100元或者50元纸币”?
机场快线,是北京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这样的服务质量,实在让人担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规划一下,尽快改善,不要再留下这样的遗憾了。
奥运会,为北京留下来大量的运动场馆等“硬件的奥运遗产”,如果能同时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这样的“软件的奥运遗产”才更加宝贵,因为,它提高的是人的思维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